出自宋朝陸游《東籬雜題》
深居遠悔吝,簡事養(yǎng)精神。
曳杖一蕭散,待茶時欠伸。
風(fēng)生叢竹嘯,露坼野花新。
自作東籬後,經(jīng)旬不過鄰。
注釋參考
深居
幽居,不跟外界接觸?!痘茨献印と碎g訓(xùn)》:“圣人深居以避辱。” 唐 周賀 《送僧還南岳》詩:“自説深居后,鄰州亦不行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刑部·熱審之始》:“至 宣德 二年七月,上諭三法司,今盛暑,朕與卿等,深居靜處,猶覺可畏?!薄肚迨犯濉ず営H王喇布傳》:“上諭曰:‘ 簡親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,無尺寸之功,深居會城,虛糜廩餉?!?/p>
悔吝
亦作“ 悔恡 ”。1.災(zāi)禍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悔吝者,憂虞之象也?!?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正失·東方朔》:“ 文帝 時政頗遺失,皆所謂悔恡小疵耶?!?唐 杜甫 《送李校書》詩:“每愁悔吝作,如覺天地窄?!?清 黃景仁 《閑居》詩:“名象實易玩,悔吝虛已消?!?/p>
(2).悔恨?!逗鬂h書·馬援傳》:“出征 交阯 ,土多瘴氣, 援 與妻子生訣,無悔吝之心?!?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釋爭》:“若然者,悔恡存于聲色,夫何顯爭之有哉!” 唐 李咸用 《猛虎行》:“須知《易水歌》,至死無悔吝。” 明 唐順之 《與董后峰憲副書》:“野人一入仕途,百般悔吝,禪家所謂猢孫入布袋,真可一笑也。”
(3).謂追悔顧惜。 唐 司空圖 《疑經(jīng)》:“縱天王制用失節(jié),多取於諸侯,如欲垂誡,即書於 周 史可矣;若書於諸侯之史,是悔恡其貨而侮王命也?!?/p>
事養(yǎng)
侍奉供養(yǎng)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三》:“生則不得事養(yǎng),死則不得飯含?!?/p>
精神
精神 (jīngshén) 指意識、思維、神志等 spirit;mind 精神為之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俱用精神。 精神復(fù)舊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指內(nèi)容的實質(zhì)所在;主要的意義 essence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活力;精力 vigour 精神飽滿 活躍;有生氣 lively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意志 will 不撓之精神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犧牲精神。陸游名句,東籬雜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