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道渺未見,況乃躐其藩
出自宋代洪邁《與陳彥時會華嚴道人偶書》:
屋頭煙云屯,屋下波濤諠。
團圞坐已久,起扣丹霞門。
客至苦舌強,目擊翻無言。
元龍湖海士,懷哉夙契敦。
清坐鼎足峙,妙語流潺湲。
君游華嚴海,貝葉手自翻。
此心於身世,鳥度空無痕。
笑吾流淳中,久被業(yè)識吞。
讀書談古今,綺語生禍根。
望道渺未見,況乃躐其藩。
職卑困制肘,見溺不得援。
示知造物心,頗復哀黎元。
近窺賢稷意,未敢遽掩關。
躬耕亦細事,會要五畝園。
釋覉牛在牧,駕鼓馬伏轅。
居然見優(yōu)劣,不比魚熊膰。
持問跏趺人,一笑霜眉掀。
相攜妙峰頂,暝色窺遠村。
解衣略輩行,班坐搴芳蓀。
欲歸意未已,幽徑相與捫。
蒼崖出玉醴,不受瘴毒溫。
愿言同酌此,我語庶不諼。
注釋參考
望道
謂敬慕有道之人。 明 徐渭 《代云南策問》之五:“ 湯 之執(zhí)中立賢,與 文 之視民望道, 武 之不泄不忘,并非事也,心也。”
況乃
亦作“況乃”。亦作“況廼”。 1.恍若,好像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游赤石進帆?!吩姡骸爸苡[倦瀛壖,況乃陵窮髮。” 唐 杜甫 《江邊星月》詩之一:“餘光隱更漏,況乃露華凝?!?唐 元稹 《和樂天秋題曲江》:“況乃江楓夕,和君《秋興》詩?!?/p>
(2).何況;況且;而且?!逗鬂h書·王符傳》:“以罪犯人,必加誅罰,況乃犯天,得無咎乎?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臨海嶠初發(fā)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》:“茲情已分慮,況廼協(xié)悲端?!?宋 王安石 《酬沖卿月晦夜有感》詩:“夜云不見天,況乃星與月?!?/p>
洪邁名句,與陳彥時會華嚴道人偶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