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起《洞庭君山辭》:
山為君兮水為臣,水為臣兮象為兵。
君有定位兮兵無(wú)定形,知山知水兮知君臣之性情。
不知師不知比兮又奚知用兵之精。
余經(jīng)山之外兮睹山水杳冥,佳氣蔥郁兮或天香而龍腥。
煙云變化兮或狗狀而人形,風(fēng)濤洶涌兮或崖立而天平。
或夕陽(yáng)兮漁歌,或曉霜兮鐘聲。
或雪下兮雁叫,或夜半兮鼉鳴。
或仙人張樂兮霞佩之軿軿,或神丁從駕兮車騎之轔轔。
冬寒春暖兮湖草幾番之青青,今來古往兮人物幾代之廢興。
嗟余行役兮顧鬢影之星星,無(wú)由登山臨水兮與鷗鷺盟。
注釋參考
夕陽(yáng)
夕陽(yáng) (xīyáng) 傍晚的太陽(yáng) the setting sun 夕陽(yáng)無(wú)限好,只是近黃昏?!钌屉[《登樂游原》漁歌
[fisherman's song] 打魚人唱的歌
漁歌互答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(yáng)樓記》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漁謌 ”。漁人唱的民歌小調(diào)。 唐 王勃 《上巳浮江宴序》:“榜謳齊引,漁歌互起。” 明 徐禎卿 《送耿晦之守湖州》詩(shī):“郵渚頻撾津吏鼓,漁歌唱近使君船。” 清 秦蕙田 《燕子磯》詩(shī):“帆影懸殘照,漁謌入暮煙?!?/p>
鄭起名句,洞庭君山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