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理非口傳,妙處從心得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贈聽聲上官術(shù)士》:
造化秘密藏,凝然大狙宅。
操縱掌握間,殆似不容測。
惟人號最靈,研窮深探賾。
支干究生旺,更以形骸索。
摸骨與聽聲,個中更奇特。
無煩覿面知,禍福悉已白。
至理非口傳,妙處從心得。
官君持此術(shù),行盡山水國。
所歷多巧中,一醉天地窄。
只今天下士,何啻累千百。
紛紛肉食鄙,正須囊錐客。
仆仆塵埃中,豈無鳳毛翮。
勿以朝野殊,窮通理不隔。
上方勞夢想,胡弗為指摘。
致君堯舜上,爾術(shù)光史冊。
若共俗人言,懷抱真可惜。
注釋參考
至理
至理 (zhìlǐ)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truth axiom;maxim;famous distum,golden saying; 團(tuán)結(jié)御侮,自然是至理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best politics口傳
口傳 (kǒuchuán) 把見聞、意見、信仰和習(xí)俗通過口說授下去的過程 tradition 通過口述來傳授 oral instruction妙處
妙處 (miàochù) 美妙的地方 pleasant place 西山是休養(yǎng)的妙處 奧秘之處 subtlety 自有妙處從心
(1).順從意愿。 唐 顧況 《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》詩:“真靜一時變,坐起唯從心?!?/p>
(2).見“ 從心所欲 ”。
(3).由衷;發(fā)自內(nèi)心。 夏衍 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三幕:“始終憂郁和苦悶著的他,此時方從心的發(fā)出了爽朗的笑聲。” 應(yīng)修人 《歡愉引》:“有些人會剛象我所要地幫助我,也會從心地、不禁地顧我而美笑。”
任心?!读凶印钪臁罚骸疤胖耍畷簛?,知死之暫往,故從心而動,不違自然所好?!?楊伯峻 集釋引 殷敬順 釋文云:“從音縱,下同?!?/p>
李流謙名句,贈聽聲上官術(shù)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