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與義《留別葛汝州》:
平生師友塵莫數(shù),兩眼偏明向公許。
一時盛德人中驥,四海名名地上虎。
東序階墀再靴板,西州杖屨三寒暑。
我方庶兄湯惠休,公乃小兒楊德祖。
未頒還朝尺一詔,不愧專城丈二組。
為公剩買銀管筆,容我時親玉柄麈。
近蒙五字落珠璣,如服一丸生翅羽。
別離真成惜夜?fàn)T,感嘆更值歌朝雨。
行看入侍玉皇案,與進不待金剛杵。
勸公慎勿學(xué)孔光,薦士何妨似張禹。
注釋參考
銀管
(1).指飾銀的毛筆管或白色的筆管。 南唐 韓定辭 《答馬彧》詩:“盛德好將銀管述,麗詞堪與 雪兒 歌?!币槐咀鳌?銀筆 ”。 元 袁桷 《薛濤箋》詩之一:“ 蜀王 宮樹雪初消,銀管填青點點描?!?清 周亮工 《魯參戎君寵》詩:“顧我空餘銀管在,紀(jì)君十度透重圍。”
(2).指以銀作字表示音調(diào)高低的管樂器。 元 張翥 《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》詩:“緑尊興極頻呼酒,銀管聲高正輥絃?!眳⒁姟?銀字 ”。
玉柄
(1).器物玉質(zhì)的把柄。《晉書·王衍傳》:“﹝ 衍 ﹞每捉玉柄麈尾,與手同色。”《南史·張譏傳》:“ 后主 在東宮,集官僚置宴,時造玉柄麈尾新成。 后主 親執(zhí)之曰:‘當(dāng)今雖復(fù)多士如林,至於堪捉此者,獨 張譏 耳?!词质?譏 ?!?/p>
(2).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。 唐 司空曙 《早夏寄元校書》詩:“珠荷薦果香寒簟,玉柄搖風(fēng)滿夏衣?!贝酥干缺?/p>
(3).指麈尾。 唐 李白 《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》詩之二:“高僧拂玉柄,童子獻雙梨?!?王琦 注:“玉柄謂麈尾?!?唐 李山甫 《山中答劉書記寓懷》詩:“筆頭指金波,座上橫玉柄?!?/p>
(4).指手臂。 唐 皮日休 《臥疾感春寄魯望》詩:“烏皮幾上困騰騰,玉柄清羸媿不能?!?/p>
(5).古代文士談?wù)摃r,常執(zhí)拂塵,因以指文士。 唐 溫庭筠 《謝公墅歌》:“四座無喧梧竹靜,金蟬玉柄俱支頤?!?/p>
陳與義名句,留別葛汝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