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灼《招隱亭》:
層崖壓西城,半空矗孤峭。
何人結(jié)斯宇,想見胸次妙。
叢林開蒙密,江山得樞要。
拂拂幽草香,嘖嘖群鳥叫。
我作謝公屐,來學(xué)阮生嘯。
披襟待涼吹,停杯延落照。
永嗟區(qū)中人,嗜慾昏九竅。
誰賦招隱辭,此病政難療。
我亦裹青衫,挽首入選調(diào)。
平昔志萬里,自省成大笑。
才術(shù)幸無取。
曷不返耕釣。
雄飛或有時,一拜蒲車詔。
注釋參考
謝公屐
一種前后齒可裝卸的木屐。原為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游山時所穿,故稱。事見《宋書·謝靈運傳》:“尋山陟嶺,必造幽峻,巖嶂十重,莫不備盡。登躡常著木履,上山則去其前齒,下山去其后齒?!薄赌鲜贰ぶx靈運傳》引此作“木屐”。 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腳著 謝公屐 ,身登青云梯?!?元 范梈 《送張煉師歸武當(dāng)山》詩:“始來 武當(dāng) 時,祗著 謝公 屐?!币嗍》Q“ 謝屐 ”。 唐 李敬方 《題黃山湯院》詩:“ 謝 屐緣危磴,戎裝逗遠(yuǎn)村?!?明 高啟 《云山樓閣圖為朱守愚賦》:“為問仙家在何處,欲穿 謝 屐一登臨。”
來學(xué)
(1).前來就學(xué)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禮聞來學(xué),不聞往教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禮聞來學(xué)者,凡學(xué)之法,當(dāng)就其師處,北面伏膺;不聞往教者,不可以屈師親來。” 宋 陳師道 《昌樂縣君劉氏墓銘》:“夫人一子 衍 也來學(xué),故其葬不以銘屬人?!?/p>
(2).后來的學(xué)者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所以繼往圣,開來學(xué),其功反有賢於 堯 舜 者。” 明 宋濂 《<日損齋筆記>序》:“疏通其晦塞者,其為來學(xué)寤疑辨惑之助,而功不既多矣乎!” 嚴(yán)復(fù) 《譯<天演論>自序》:“夫如是,則雖有故訓(xùn)疏義之勤,而于古人詔示來學(xué)之旨,愈益晦矣?!?/p>
王灼名句,招隱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