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喜遷鶯》:
古今三絕。
惟鄭國(guó)三良,漢家三杰。
三俊才名,三儒文學(xué),更有三君清節(jié)。
爭(zhēng)似一門三秀,三子三孫奇特。
人總道,賽蜀郡三蘇,河?xùn)|三薛。
慶愜。
況正是,三月風(fēng)光,杯好傾三百。
子并三賢,孫齊三少,俱篤三馀事業(yè)。
文既三冬用,名即三元高揭。
親俱慶,看寵加三命,禮膺三接。
注釋參考
三冬
三冬 (sāndōng) 冬季。三個(gè)冬天 winter;three winters 不說(shuō)風(fēng)霜苦,三冬一草衣?!跑鼹Q《溪居叟》 年十三學(xué)書,三冬,文史足用?!稘h書·東方朔傳》三元
三元 (sān-yuán) 指科舉鄉(xiāng)試、會(huì)試和殿試的第一名,即解元、會(huì)元和狀元;明代又指殿試的前三名,即狀元、榜眼、探花 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高揭
(1).猶高聳。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紅線》:“出 魏 城西門,將行二百里,見(jiàn) 銅臺(tái) 高揭,而 漳水 東注?!?/p>
(2).高高張貼。 明 陳所聞 《玉包肚·送張穎初北試》曲之一:“ 黃金臺(tái) 上相逢知己笑相投,高揭文章 五鳳樓 ?!?/p>
佚名名句,喜遷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