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旋物順動,德布澤滂霈
出自唐代獨孤及《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見示之作》:
早歲慕五岳,嘗為塵機礙。
孰知天柱峰,今與郡齋對。
隱嶙抱元氣,氤氳含青靄。
云崖媚遠空,石壁寒古塞。
漢皇南游日,望秩此昭配。
法駕到谷口,禮容振荒外。
焚柴百神趨,執(zhí)玉萬方會。
天旋物順動,德布澤滂霈。
講武威已耀,學(xué)仙功未艾。
黃金竟何成,洪業(yè)遽淪昧。
度世若一瞬,昨朝已千載。
如今封禪壇,唯見云雨晦。
長望哀往古,勞生慚大塊。
清暉幸相娛,幽獨知所賴。
寒城春方正,初日明可愛。
萬殊喜陽和,余亦荷時泰。
山色日夜綠,下有清淺瀨。
愧作拳僂人,沈迷簿書內(nèi)。
登臨嘆拘限,出處悲老大。
況聽郢中曲,復(fù)識湘南態(tài)。
思免物累牽,敢令道機退。
瞞然誦佳句,持此秋蘭佩。
注釋參考
天旋
(1).天體旋轉(zhuǎn)。常用以形容氣勢雄偉或景象壯觀。 漢 揚雄 《羽獵賦》:“壁壘天旋,神抶電擊?!?唐 杜甫 《續(xù)得觀書迎就當(dāng)陽居止》詩:“天旋 夔子峽 ,春近 岳陽湖 ?!?宋 王安石 《過劉貢甫》詩:“天旋日月不少留,稱意人間寧易得?!?/p>
(2).比喻皇帝出巡。
(3).比喻巨大變動,常與“地轉(zhuǎn)”連用。參見“ 天旋地轉(zhuǎn) ”。
順動
謂順應(yīng)事物固有的規(guī)律而運動。語本《易·豫》:“天地以順動,故日月不過,而四時不忒。圣人以順動,則刑罰清而民服?!?漢 蔡邕 《漢太尉楊公碑》:“及至太尉,四時順動,三光耀潤,羣生豐遂,太和交薄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賀新年表》:“臣等言:臣聞天地順動,則雷出為豫。”后多指帝王車駕應(yīng)時而動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應(yīng)詔觀北湖田收》詩:“帝暉膺順動,清蹕巡廣廛?!?唐 錢起 《奉和圣制登會昌山應(yīng)制》詩:“六龍多順動,四海正雍熙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景德元年》:“必若戎輅親行,宜且駐蹕 澶淵 。但郛郭非廣,久聚大眾,深恐不易。況冬候猶遠,順動之事,更望徐圖?!?/p>
滂霈
同“ 滂沛 ”。1.水流廣大貌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僧伽羅國》:“月將回照,水即懸流,滂霈崖嶺,臨注谿壑?!?唐 柳宗元 《及大會議國子祭酒韓洄請歷數(shù)近日征應(yīng)祥瑞故又改其文如后表》:“氣潛通而交感以和,澤旋流而滂霈思遠?!?/p>
(2).雨大貌?!端囄念惥邸肪矶?晉 潘尼 《苦雨賦》:“始蒙瀎而徐墜,終滂霈而難禁。”
(3).喻恩澤廣大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改封陳王謝恩章》:“臣既弊陋,守國無効,自分削黜,以彰眾誡。不意天恩滂霈,潤澤橫流,猥蒙加封?!?/p>
獨孤及名句,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見示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