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題六宜堂》:
昔人厭俗心,寧取無(wú)肉瘦。
平時(shí)眼為青,綠士須客右。
立節(jié)自修竦,適用兼庇覆。
君家所居堂,音響不待叩。
千溝蔭百椽,一一渭川秀。
公今王元之,好尚如授受。
記樓賦此堂,異聲同一咮。
心謀耳目適,所樂壹能副。
昔人言外意,泥一乃百漏。
拘拘六者間,未見脫科臼。
我此小盤礴,萬(wàn)境欻通透。
徐步寒玉琤,長(zhǎng)謠靈籟奏。
主人信清絕,此君舊幽茂。
并策超俗勛,醉墨點(diǎn)衫袖。
注釋參考
拘拘
(1).拘攣不伸貌。一說美好貌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偉哉,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!” 成玄英 疏:“拘拘,攣縮不申之貌也?!?陸德明 釋文:“拘拘, 郭 音駒, 司馬 云‘體拘攣也’; 王 云‘不申也’?!薄痘茨献印ぞ裼?xùn)》:“造化者其以我為此拘拘?!?高誘 注:“拘拘,好貌?!?清 史夢(mèng)蘭 《迭雅》卷六:“拘拘,美好也。”
(2).拘泥貌。 唐 柳宗元 《與楊誨之第二書》:“今子曰:‘我不能翦翦拘拘,以同世取榮。’吾豈教子為翦翦拘拘哉!” 宋 文天祥 《己未上皇帝書》:“今何如時(shí),尚拘拘孑孑於資格之末!” 元 吳澄 《送人游武昌》詩(shī):“丈夫落落志四海,俗士拘拘守一途?!?鄭振鐸 《插圖本中國(guó)文學(xué)史》第九章一:“且 遷 ( 司馬遷 )之采用諸書,并不拘拘于采用原文。有古文不可通于今者,則改之?!?/p>
(3).自適貌。 宋 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禽》:“孔雀生高山喬木之上,人探其雛育之,喜臥沙中,以沙自浴,拘拘自適。”
(4).跳動(dòng)貌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把不定心中拘拘地跳,眼睜得七角八角,兩箇將軍近不得其腳。” 元 孟漢卿 《魔合羅》第二折:“盼家門咫尺似天遙,好教我這會(huì)兒心焦,按不住小鹿兒拘拘地跳,端的是最難熬?!?/p>
勤勞貌。 唐 陸龜蒙 《祝牛宮辭》:“老農(nóng)拘拘,度地不畝。東西幾得,七舉其武。”
科臼
窠臼。《朱子語(yǔ)類》卷四五:“ 時(shí)舉 説文字,見得也定,然終是過高而傷巧,此亦不是些小病痛,須要勇猛精進(jìn),以脫此科臼始得?!?明 唐順之 《與洪方洲郎中書》:“胸中讀書作文擬少覺輕省否?若精神尚只在此科臼中盤桓沿洄,則是於本來(lái)面目未可謂真有見也?!?清 張之洞 《讀古人文集》:“再思其次,則《采菽堂古詩(shī)選》、坊行《五詩(shī)別裁》,雖有科臼,然平正不入惡道。”
陳造名句,題六宜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