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哉當此方倥傯,不然亦足供夷猶
出自宋代趙蕃《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(fù)反自州門至》:
馬骔嶺下源初發(fā),鵝口山前漸可舟。
一百八盤誰謂險,二十四溪何自游。
深厲淺揭故數(shù)數(shù),車煩馬殆真悠悠。
惜哉當此方倥傯,不然亦足供夷猶。
注釋參考
倥傯
亦作“ 倥傯 ”。亦作“ 倥怱 ”。 1.困苦窘迫?!冻o·劉向<九嘆·思古>》:“悲余生之無歡兮,愁倥傯於山陸?!?王逸 注:“倥傯,猶困苦也?!薄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誠所謂將隆大位,必先倥傯之也。” 李賢 注引《埤蒼》曰:“倥傯,窮困也?!?唐 韓愈 《人日城南登高》詩:“人生本坦蕩,誰使妄倥傯?!?清 龔自珍 《江左小辨序》:“使倥傯拮據(jù),朝野騷然之世,聞其逸事而慕之,覽其片楮而芳香悱惻?!?/p>
(2).事情紛繁迫促?!逗鬂h書·卓茂傳論》:“ 建武 之初,雄豪方擾,虓呼者連響,嬰城者相望,斯固倥傯不暇給之日?!?南朝 齊 孔稚圭 《北山移文》:“敲撲諠囂犯其慮,牒訴倥傯裝其懷?!?宋 周煇 《清波雜志》卷九:“凡有行役,雖數(shù)日程,道路倥傯之際,亦有日記。” 清 王愈擴 《周亮工小傳》:“戎馬倥怱,不廢講詠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臺靜農(nóng)》: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,早已收到,倥傯之際,遂未奉聞也?!?/p>
(3).指匆忙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以德報怨》:“﹝ 賈泳 ﹞倥傯而退, 贄 ( 竇贄 )頗銜之?!?清 金捧閶 《守一齋筆記·十三閣老》:“忽見一婦人,長八尺許,衣ma{1|1}衣,倥傯而來?!?柯靈 《香雪海·小浪花》:“因為行色倥傯,我沒有機會問 陳鶴皋 獻身紅氍毹上的經(jīng)過?!?/p>
見“ 倥傯 ”。
不然
不然 (bùrán) 不是這樣,并非如此 not so 其實不然 用在句子開頭,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No 不然,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否則,表轉(zhuǎn)折,不這樣做就會出現(xiàn)相反的結(jié)果或情況 of else;if not;otherwise 我得早點去,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否則 (either)…or 要去就別遲到,不然,就甭去了夷猶
夷猶 (yíyóu) 猶豫遲疑不前。也作“夷由” hesitate 從容不迫 calm and unhurried 雙槳小船夷趙蕃名句,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(fù)反自州門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