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劉莘老》
江陵昔相遇,幕府稱上賓。
再見明光宮,峨冠挹搢紳。
如今三見子,坎坷為逐臣。
朝游云霄間,欲分丞相茵。
暮落江湖上,遂與屈子鄰。
了不見喜慍,子豈真可人。
邂逅成一歡,醉語出天真。
士方在田里,自比渭與莘。
出試乃大謬,芻狗難重陳。
歲晚多霜露,歸耕當(dāng)及辰。
注釋參考
大謬
亦作“ 大繆 ”。大錯。 宋 蘇軾 《聞子由為郡僚所捃恐當(dāng)去官》詩:“寧知事大繆,舉步得狼狽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堪輿》:“某頓足曰:‘此大繆矣!’” 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助語用不字例》:“不者弗也,自古及今,斯言未變,初無疑義;乃古人有用‘不’字作語詞者,不善讀之,則以正言為反言,而於作者之旨大謬矣?!?/p>
芻狗
古代祭祀時(shí)用草扎成的狗。?!独献印罚骸疤斓夭蝗?,以萬物爲(wèi)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爲(wèi)芻狗。” 魏源 本義:“結(jié)芻爲(wèi)狗,用之祭祀,既畢事則棄而踐之?!?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夫芻狗之未陳也,盛以篋衍,巾以文繡,尸祝齊戒以將之;及其已陳也,行者踐其首脊,蘇者取而爨之而已?!?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:“芻狗,結(jié)芻爲(wèi)狗,巫祝用之?!焙笠蛴靡杂魑①v無用的事物或言論。 晉 劉琨 ?!洞鸨R諶》詩:“如彼龜玉,韞櫝毀諸。芻狗之談,其最得乎?” 唐 李頎 。《裴尹東溪別業(yè)》詩:“始知物外情,簪紱同芻狗?!?明 唐順之 ?!蹲x東坡詩戲作》詩:“掃除 李 杜 芻狗語,出入鬼神傀儡門。” 康有為 《屠梅君侍御謝官歸索詩為別敬賦》之六:“雜學(xué)與夷學(xué),視儒若芻狗?!?/p>
重陳
再陳說,重復(fù)敘述。 晉 劉琨 《扶風(fēng)歌》:“棄置勿重陳,重陳令心傷?!?唐 白居易 《太行路》詩:“行路難,難重陳。” 五代 和凝 《菩薩蠻》詞:“離恨又迎春,相思難重陳?!?/p>
蘇軾名句,劉莘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