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須所七戲三昧,始信司花女有神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》:
風露高寒醉夢清,小窗香霧遠囂塵。
不須所七戲三昧,始信司花女有神。
注釋參考
不須
不用;不必?!逗鬂h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。” 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?!?/p>
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?!懹巍妒咀舆^》 深得其中三昧司花女
唐 顏師古 《隋遺錄》卷上:“ 長安 貢御車女 袁寳兒 ,年十五,腰肢纖墮,騃冶多態(tài)。帝寵愛之特厚。時 洛陽 進合蒂迎輦花……帝命 寳兒 持之,號曰司花女。”后用以指管理百花的女神。 宋 范成大 《雪后守之家梅未開呈宗偉》詩:“定知司花女,未肯嫁娉婷。” 宋 李曾伯 《道間懷益昌總所海棠》詩:“憑誰警戒司花女,密遣輕陰謹護持?!?/p>
有神
(1).神靈。有,助詞?!稌の涑伞罚骸拔栍猩瘢锌讼嘤??!?孔 傳:“神庶幾助我?!薄洞蟠鞫Y記·少間》:“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間,以示威於天下也?!?/p>
(2).有神助。喻指奇妙生動,有神韻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?!?李玲修 《籠鷹志》:“他畫著,漸漸藝術感覺喚醒了,手平穩(wěn)了,下筆有神了?!?/p>
(3).有精神。 王西彥 《人的世界·第三家鄰居》:“這雙大眼睛,瞳人深而有神。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,它們也能發(fā)光?!?/p>
程公許名句,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