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稅幸不及,伏臘常有儲
出自唐代王績《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》:
伊昔逢喪亂,歷數(shù)閏當(dāng)馀。
豺狼塞衢路,桑梓成丘墟。
余及爾皆亡,東西各異居。
爾為背風(fēng)鳥,我為涸轍魚。
逮承云雷后,欣逢天地初。
東川聊下釣,南畝試揮鋤。
資稅幸不及,伏臘常有儲。
散誕時須酒,蕭條懶向書。
朽木不可雕,短翮將焉攄。
故人有深契,過我蓬蒿廬。
曳裾出門迎,握手登前除。
相看非舊顏,忽若形骸疏。
追道宿昔事,切切心相于。
憶我少年時,攜手游東渠。
梅李夾兩岸,花枝何扶疏。
同志亦不多,西莊有姚徐。
嘗愛陶淵明,酌醴焚枯魚。
嘗學(xué)公孫弘,策杖牧群豬。
追念甫如昨,奄忽成空虛。
人生詎能幾,歲歲常不舒。
賴有北山僧,教我以真如。
使我視聽遣,自覺塵累祛。
何事須筌蹄,今已得兔魚。
舊游儻多暇,同此釋紛拿。
注釋參考
資稅
賦稅。 唐 王績 《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》詩:“資稅幸不及,伏臘常有儲?!?/p>
不及
不及 (bùjí) 不如,比不上 not up to;be inferior to;not so good as 不及50幾年前 趕不上,來不及 too late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夠不上 fall short of;fail to reach 未被接近 unapproached 作為對風(fēng)采的描繪…,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伏臘
亦作“ 伏臈 ”。1.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。“伏”在夏季伏日,“臘”在農(nóng)歷十二月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?留侯 死,并葬黃石,每上冢伏臘,祠 黃石 ?!薄逗鬂h書·孝明帝紀》:“今百姓送終之制,競為奢靡。生者無擔(dān)石之儲,而財力盡於墳土。伏臘無糟糠,而牲牢兼於一奠?!?明 唐順之 《皇陵行》:“伏臈烝嘗時不后,清明寒食更澆酒?!?/p>
(2).指伏祭和臘祭之日,或泛指節(jié)日。 漢 楊惲 《報孫會宗書》:“田家作苦,歲時伏臘,烹羊炮羔,斗酒自勞?!薄吨軙x蕩公護傳》:“每四時伏臘, 高祖 率諸親戚,行家人之禮,稱觴上壽?!薄读簳ぬ幨總鳌ず呜贰罚骸懊糠D放囚還家,依期而返?!?清 錢謙益 《壽何嶧縣序》:“兩從叔翩翩少年,歲時伏臘,與先生輩徵逐讌飲,有承平王孫之樂?!?/p>
(3).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(zhì)資料。 唐 白居易 《江樓早秋》詩:“欲作云泉計,須營伏臈資?!?宋 蘇舜欽 《答韓持國書》:“此雖與兄弟親戚相遠,而伏臘稍充足,居室稍寬。”《金史·王去非傳》:“督妻孥耕織以給伏臘。”
王績名句,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