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見林和靖,清名載孤山
出自宋代鄭斯立《贈(zèng)陳宗之》:
昔人躭隱約,屠酤身亦安。
矧伊叢古書,枕藉於其間。
讀書博詩趣,鬻書奉親歡。
君能有此樂,冷淡世所難。
我本抱孤尚,為貧試彈冠。
欲和南薰琴,秋風(fēng)欻戒寒。
恬無分外想,剩有日晷閒。
閱書於市廛,得君羈思寬。
誦其所為詩,刻苦雕肺肝。
陶韋淡不俗,郊島深以艱。
君勇欲兼之,日夜吟辛酸。
京華聲利窟,車馬如浪翻。
淡妝誰為容,古曲誰為彈。
桐陰覆月色,靜夜獨(dú)往還。
人皆掉臂過,我自刮眼看。
百年適志耳,豈必身是官。
不見林和靖,清名載孤山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清名
(1).清美的聲譽(yù)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施讎》:“ 魯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、 瑯玡 邴丹 曼容 ,著清名。”《隸釋·漢孫叔敖碑》:“廉吏而可為者,當(dāng)時(shí)有清名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王滁州見寄》:“笑捐浮利一雞肋,多取清名幾熊掌。” 曲波 《林海雪原》十一:“那你們搜好啦,為什么平白無故污損貧道的清名?”
(2).指有清美聲譽(yù)的人。
孤山
山名。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,孤峰獨(dú)聳,秀麗清幽。 宋 林逋 曾隱居于此,喜種梅養(yǎng)鶴,世稱 孤山處士 。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人事二》:“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,常畜兩鶴,縱之則飛入云霄,盤旋久之,復(fù)入籠中?!?宋 林逋 《宿姑蘇凈惠大師院》詩:“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,懶對(duì)寒燈詠《式微》?!?清 趙翼 《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》:“ 孤山 好林館,丹碧隱青漣?!?清 秋瑾 《梅十章》之九:“ 孤山 林下三千樹,耐得寒霜是此枝?!?郭沫若 《瓶》詩之四:“我是憑倚在 孤山 的水亭,我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?!?/p>
鄭斯立名句,贈(zèng)陳宗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