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384-30
送防秋將問答
問:《送防秋將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送防秋將的作者是張籍
問:送防秋將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送防秋將是唐代的作品
問:送防秋將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白首征西將,猶能射戟支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白首征西將,猶能射戟支 出自 唐代張籍的《送防秋將》
問:白首征西將,猶能射戟支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白首征西將,猶能射戟支 的下一句是 元戎選部曲,軍吏換旌旗。
問:出自張籍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籍名句大全
- 賣花謠紫艷紅苞價(jià)不同,匝街羅列起香風(fēng)。無言無語呈顏色,知落誰家池館中。
- 枕疾逾旬蒙丞相訪問仍辱寵示名篇輒搜枯腸次丞相嚴(yán)裝似燕居,為憐消渴到相如。病多得艾三年遠(yuǎn),歌雜成琴十日余。綠野忽傳春草句,白頭還對(duì)朵云書。若為追逐園林勝,百轉(zhuǎn)愁腸亦少舒。
- 贈(zèng)琮公山僧一相訪,吏案正盈前。出處似殊致,喧靜兩皆禪。暮春華池宴,清夜高齋眠。此道本無得,寧復(fù)有忘筌。
- 送潘德久每攜瘦竹身長隱,忽引文藤令頗嚴(yán)。聞道將軍如郤縠,不妨幕府有陶潛。江當(dāng)闊處水新漲,春到極頭花倍添。未有羽書吟自好,全提白下入詩奩。
- 送簡上人之洛陽間身無所滯,獨(dú)去背春城。望越鄉(xiāng)心斷,迎嵩隱思生。野禪依樹遠(yuǎn),中飯傍泉清。相府如投刺,分題有竺卿。
- 母別子母別子,子別母,白日無光哭聲苦。關(guān)西驃騎大將軍,去年破虜新策勛。敕賜金錢二百萬,洛陽迎得如花人。新人迎來舊人棄,掌上蓮花眼中刺。迎新棄舊未足悲,悲在君家留兩兒。一始扶行一初坐,坐啼行哭牽人衣。以汝夫婦新燕婉,使我母子生別離。不如林中烏與鵲,母不失雛雄伴雌。應(yīng)似園中桃李樹,花落隨風(fēng)子在枝。新人新人聽我語,洛陽無限紅樓女。但愿將軍重立功,更有新人勝于汝。
- 寄歐陽舍人書鞏頓首再拜,舍人先生: 去秋人還,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。反復(fù)觀誦,感與慚并。夫銘志之著于世,義近于史,而亦有與史異者。蓋史之于善惡,無所不書,而銘者,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,懼后世之不知,則必銘而見之?;蚣{于廟,或存于墓,一也。茍其人之惡,則于銘乎何有?此其所以與史異也。其辭之作,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,生者得致其嚴(yán)。而善人喜于見傳,則勇于自立;惡人無有所紀(jì),則以愧而懼。至于通材達(dá)識(shí),義烈節(jié)士,嘉言善狀,皆見于篇,則足為后法。警勸之道,非近乎史,其將安近? 及世之衰,為人之子孫者,一欲褒揚(yáng)其親而不本乎理。故雖惡人,皆務(wù)勒銘,以夸后世。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,又以其子孫之所請(qǐng)也,書其惡焉,則人情之所不得,于是乎銘始不實(shí)。后之作銘者,常觀其人。茍托之非人,則書之非公與是,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后。故千百年來,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,莫不有銘,而傳者蓋少。其故非他,托之非人,書之非公與是故也。 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?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,無以為也。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,則不受而銘之,于眾人則能辨焉。而人之行,有情善而跡非,有意奸而外淑,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(shí)指,有實(shí)大于名,有名侈于實(shí)。猶之用人,非畜道德者,惡能辨之不惑,議之不徇?不惑不徇,則公且是矣。而其辭之不工,則世猶不傳,于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。故曰,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,豈非然哉!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,雖或并世而有,亦或數(shù)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。其傳之難如此,其遇之難又如此。若先生之道德文章,固所謂數(shù)百年而有者也。先祖之言行卓卓,幸遇而得銘,其公與是,其傳世行后無疑也。而世之學(xué)者,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,至其所可感,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,況其子孫也哉?況鞏也哉?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繇,則知先生推一賜于鞏而及其三世。其感與報(bào),宜若何而圖之? 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,而先生進(jìn)之,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,而先生顯之,則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,其誰不愿進(jìn)于門?潛遁幽抑之士,其誰不有望于世?善誰不為,而惡誰不愧以懼?為人之父祖者,孰不欲教其子孫?為人之子孫者,孰不欲寵榮其父祖?此數(shù)美者,一歸于先生。既拜賜之辱,且敢進(jìn)其所以然。所諭世族之次,敢不承教而加詳焉?愧甚,不宣。鞏再拜。
- 武昌懷古十詠黃鶴樓白云黃鶴跡成遺,何獨(dú)當(dāng)年丁令威。洞里不知朝市改,人間再到子孫非。笛聲吹斷秋江黯,月影飛來夜漏稀。大醉倚樓呼費(fèi)沱,蓬萊山下幾斜暉。
- 江西投謁所知為典客所阻因賦萬卷書生劉魯風(fēng),煙波萬里謁文翁。無錢乞與韓知客,名紙毛生不肯通。
- 天臺(tái)石橋高茶供聞?wù)f天臺(tái)髻未髽,中年方遂此煎茶。不行四邊十九盤嶺,那見二千余盞花。架壑橫空瘦龍脊,崩云裂石怒雷車。他時(shí)乞我三椽地,莫郊曇猷滴兩洼。
- 柔風(fēng)吹楊柳,芳景流郊甸——— 皎然春日又送潘述之揚(yáng)州
- 抱書手不龜,龜壁縛枯禪——— 趙孟堅(jiān)仲弟借書持要不謹(jǐn)護(hù)有損為之覆背葺還
- 先到玉兒頭上,裊花枝——— 吳綺春光好·迎春
- 伏水拂澄沙——— 何遜渡連圻詩
- 蹇淺逢機(jī)少,迂疏應(yīng)物難。——— 權(quán)德輿自楊子歸丹陽初遂閑居聊呈惠公
- 下笁泉從上笁來,前波后浪緊相催——— 楊萬里庚戍正月三,約同舍游西湖十首
- 看高鴻、飛上碧云中,秋一聲——— 吳文英滿江紅(餞方蕙巖赴闕)
- 一醉無渭涇,舉盞新酒滑——— 李流謙苦熱
- 驚魚翻藻葉,浴鳥上松根——— 杜牧石池
- 堯夫之詩呈天樸,慈湖之學(xué)澄太虛——— 劉宰贈(zèng)陳內(nèi)機(j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