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
偶檢叢紙中,得花瓣一包,紙背細(xì)書辛幼安“更能消幾番風(fēng)雨”一闋,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,戊辰暮春所戲?yàn)橐?,泫然得句?/p>
人天無據(jù),被依留得香魂住。如夢如煙,枝上花開又十年!
十年千里,風(fēng)痕雨點(diǎn)斕斑里。莫怪憐他,身世依然是落花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人心和天意變化無常,沒想到自己無意中還保存己十年前的花瓣。迷離恍惚,轉(zhuǎn)眼樹上的花開又十年。
自己十年中往來奔波,受盡了折磨。不要去憐惜花瓣,其實(shí)自己的身世,也是和落花一樣飄零。
注釋
叢紙:眾多繁雜的紙張。
細(xì)測:用小楷寫成。
辛幼安:辛棄疾,字幼安。
憫忠寺:即北京法源寺。
戊辰:指嘉慶十三年(1808).
泫(xuàn)然:流淚的樣子。陸游《沈園》:“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?!?br />人天無據(jù):指人心天意難以預(yù)測。
儂(nóng):我。
香魂:美人之魂,這里指花瓣。
如夢如煙:比喻往事像夢幻、云煙一樣消逝。
千里:指和北京的距離。
斕斑:形容色彩的錯雜鮮明。
怪:甚。
憐:憐惜。
他:指枯萎的花瓣。
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問答
問:《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的作者是龔自珍
問: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是清代的作品
問:偶檢叢紙中,得花瓣一包,紙背細(xì)書辛幼安“更能消幾番風(fēng)雨”一闋,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,戊辰暮春所戲?yàn)橐?,泫然得?/strong>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偶檢叢紙中,得花瓣一包,紙背細(xì)書辛幼安“更能消幾番風(fēng)雨”一闋,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,戊辰暮春所戲?yàn)橐玻坏镁?出自 清代龔自珍的《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》
問:偶檢叢紙中,得花瓣一包,紙背細(xì)書辛幼安“更能消幾番風(fēng)雨”一闋,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,戊辰暮春所戲?yàn)橐?,泫然得?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偶檢叢紙中,得花瓣一包,紙背細(xì)書辛幼安“更能消幾番風(fēng)雨”一闋,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,戊辰暮春所戲?yàn)橐?,泫然得?的下一句是 人天無據(jù),被依留得香魂住。
問:出自龔自珍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龔自珍名句大全
減字木蘭花·偶檢叢紙賞析
關(guān)于此詞寫作之由,序中交代甚詳,即偶然發(fā)現(xiàn)嘉慶十三年(1808)收存的一包海棠花瓣,有感而發(fā)。據(jù)“枝上花開又十年”句,知作于嘉慶二十三年(1818)在上海所作。
- 次韻張守梅詩破雪梅初動,南枝更北枝。傍墻應(yīng)折盡,背日較開遲。曉角驚殘角,春愁占兩眉??耧L(fēng)將落蕊,故入畫樓吹。
- 頌古三首睦州擔(dān)板漢,從來見一邊。淺深三尺水,上下兩重天。
- 定風(fēng)波(魯卿見和,復(fù)答之)斜漢初看素月流。坐驚金餅出云頭。華發(fā)蕭然吹素領(lǐng)。光景。何妨分付屬滄洲。莫待霜花飄爛漫。蘋岸。更憑佳句盡拘收。解與破除消萬事。猶記。一尊同得二年秋。
- 空閑二公遞以禪律相鄙因而解之一教誰云辟二途,律禪禪律智歸愚。念珠在手隳禪衲,禪衲披肩壞念珠。象外空分空外象,無中有作有中無。有無無有師窮取,山到平來海亦枯。
- 日用舂谷灌園蔬,日長閑有余。何妨忍揮汗,合藥施鄉(xiāng)閭。
- 眼兒媚傷春情味酒頻中。困倚小屏風(fēng)。寶釵斜插,懶來梳洗,懶出簾櫳。云鬟鬌嬌無力,此醉不禁重。分明彷佛,未央楊柳,太液芙蓉。
- 偈頌八十五首曉花初拆露香新,獨(dú)向空山冷襯云。忽被春風(fēng)輕觸著,淡紅脫落亂紛紛。
- 渡瓜步江捧檄辭幽徑,鳴榔下貴洲。驚濤疑躍馬,積氣似連牛。月迥寒沙凈,風(fēng)急夜江秋。不學(xué)浮云影,他鄉(xiāng)空滯留。
- 真青青色頭如菩提子,項(xiàng)上毛青靛染成。牙鈴更得芝麻白,任君盡鬭足歡情。
- 詠績溪道中牡丹二種絲頭粉紅看盡徽蘇譜與園,牡丹未見粉絲君。春羅淺染醋紅色,王板蹙成裙摺紋。頭重醉余扶不起,肌香淑處澹仍芬。老夫生有栽花癖,客里相看為一醺。
- 謫向人間,未免凡情亂——— 趙令畤蝶戀花
- 雖云事渺茫,解與民為福——— 樓璹織圖二十四首祝謝
- 日落山前水漲時(shí),有人拍掌笑嘻嘻——— 古汴高士潼坊晚渡
- 古語相宜數(shù)日陪,西風(fēng)未放木犀開——— 陳著與徐國英坐西窗渴睡中得四句
- 帝命海東使,人行天一涯——— 竇常奉送職方崔員外攝中丞新羅冊使
- 鮮鮮眼中瑤,玉柱出珍抱——— 員興宗詠江鰩
- 疏梅影里春同醉,紅芰香中月一船——— 向子諲鷓鴣天
- 瀉山漲潦千霆怒,到地重云萬幕低——— 張耒和陳器之苦雨
- 碧天如水明霞光,雁字橫風(fēng)一一斜——— 孫應(yīng)時(shí)書西溪僧壁
- 三日柴門擁不開,階平庭滿白皚皚——— 韓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