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頌七十六首問答
問:《偈頌七十六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偈頌七十六首的作者是釋子益
問:偈頌七十六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偈頌七十六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伏暑未收,金風(fēng)漸作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伏暑未收,金風(fēng)漸作 出自 宋代釋子益的《偈頌七十六首》
問:伏暑未收,金風(fēng)漸作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伏暑未收,金風(fēng)漸作 的下一句是 彈指聲中,門開樓閣。
問:出自釋子益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釋子益名句大全
- 水調(diào)歌頭似似不常似,似我一生徒。畫工自畫龍種,忽近海飛魚。大笑北宮稱弟,遂使西河疑女,同氣自椒萸。且謂杜公者,即是老君乎。日給華,芎蓏本,薛羊書。馬師真只這是,可是躄浮圖。大小盧同馬異,天下使君與操,但欠虎銅符。說甚左眼痣,已過洞庭湖。
- 西郊蘭若云天宜北戶,塔廟似西方。林下僧無事,江清日復(fù)長。石泉盈掬冷,山實滿枝香。寂寞傳心印,玄言亦已忘。
- 和人詠蠟梅絕句因紀(jì)其事新詩湔拂自蘇黃,想見當(dāng)年喜色香。草木無情遇真賞,豈知千載有馀芳。
- 金陵雜興二百首南位之南下曲街,畫羅窗戶隔紅梅。方方丈石平如掌,曾是官家拜斗來。
- 送馮夏卿再見三池已舊游,向來交臂錦江頭。味融實際冰河泮,心印微言水月秋。雖作燕鴻猶邂逅,故應(yīng)蓬梗合漂浮。相思別后才余夢,身在刀州望梓州。
- 從蕭君來茶二首舊傳漢殿三眠柳,燒燭仍聞?wù)蘸L?。草木困春人可奈,政煩茗椀為禁?dāng)。
- 象祠記靈、博之山,有象祠焉。其下諸苗夷之居者,咸神而祠之。宣慰安君,因諸苗夷之請,新其祠屋,而請記于予。予曰:“毀之乎,其新之也?”曰:“新之?!薄靶轮?,何居乎?”曰:“斯祠之肇也,蓋莫知其原。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,自吾父、吾祖溯曾高而上,皆尊奉而禋祀焉,舉而不敢廢也?!庇柙唬骸昂缓酰坑斜侵?,唐之人蓋嘗毀之。象之道,以為子則不孝,以為弟則傲。斥于唐,而猶存于今;壞于有鼻,而猶盛于茲土也,胡然乎?” 我知之矣:君子之愛若人也,推及于其屋之烏,而況于圣人之弟乎哉?然則祀者為舜,非為象也。意象之死,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?不然,古之驁桀者豈少哉?而象之祠獨延于世,吾于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,入人之深,而流澤之遠(yuǎn)且久也?! ∠笾蝗剩w其始焉耳,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于舜也?《書》不云乎:“克諧以孝,烝烝乂,不格奸。” 瞽瞍亦允若,則已化而為慈父。象猶不弟,不可以為諧。進(jìn)治于善,則不至于惡;不抵于奸,則必入于善。信乎,象蓋已化于舜矣!《孟子》曰:“天子使吏治其國,象不得以有為也?!彼股w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,所以扶持輔導(dǎo)之者之周也。不然,周公之圣,而管、蔡不免焉。斯可以見象之既化于舜,故能任賢使能而安于其位,澤加于其民,既死而人懷之也。諸侯之卿,命于天子,蓋《周官》之制,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歟? 吾于是蓋有以信人性之善,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。然則唐人之毀之也,據(jù)象之始也;今之諸夷之奉之也,承象之終也。斯義也,吾將以表于世,使知人之不善,雖若象焉,猶可以改;而君子之修德,及其至也,雖若象之不仁,而猶可以化之也?!?/div>
- 減字浣溪沙·樓角初銷一縷霞
樓角初銷一縷霞。淡黃楊柳暗棲鴉。玉人和月摘梅花。 笑捻粉香歸洞戶,更垂簾幕護(hù)窗紗。東風(fēng)寒似夜來些。- 新作火閣
旋設(shè)篝爐下紙簾,樂哉容膝似陶潛。囊中佩藥無時服,架上堆書信手拈。似玉秋菰殊未老,如云宿麥不須占。掃空祠祿吾何欠,陋巷簞瓢易屬厭。- 夏日十二首
細(xì)徑依原僻,蓬蒿四五家。山田來雉兔,溪雨熟桑麻。竹籠晨收果,茅庵夜守瓜。頗知農(nóng)事樂,彼此問生涯。 - 減字浣溪沙·樓角初銷一縷霞
- 一夫耕幾垅,游墮如云集——— 范仲淹四民詩其二農(nóng)
- 終朝衡門下,忍志將筑彈——— 孟郊嚴(yán)河南
- 歸之不得吾何用,獨自方橋看水流——— 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匹雛欲拔佞山難,還敕區(qū)區(qū)慕守宮——— 劉克莊和鐘子鴻二首
- 野屋荒涼誰管領(lǐng),酒尊期會竟蹉跎——— 仇遠(yuǎn)憶西坡梅
- 齊謳聽處妙,魯酒把來香——— 韓翃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
- 銅鞮坊里弓作市,八邑田熟麥當(dāng)糧——— 劉過襄陽歌
- 感昔如吾輩,曾經(jīng)幾斛愁——— 宋祁懷古眺望
- 鱗鱗沙腳出平湖,一噴珠璣碧有余——— 蘇轍次韻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輒引蔡水溉注感而成詠
- 古來爭雄圖,到此多不返。——— 馬戴經(jīng)咸陽北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