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亡三首
結(jié)發(fā)為夫婦,于今十七年。
相看猶不足,何況是長捐!
我鬢已多白,此身寧久全?
終當(dāng)與同穴,未死淚漣漣。
每出身如夢,逢人強意多。
歸來仍寂寞,欲語向誰何?
窗冷孤螢入,宵長一雁過。
世間無最苦,精爽此銷磨。
從來有修短,豈敢問蒼天?
見盡人間婦,無如美且賢。
譬令愚者壽,何不假其年?
忍此連城寶,沉埋向九泉!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我們成為結(jié)發(fā)夫妻,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。
互相廝這還嫌不夠,何況現(xiàn)在是永遠失去!
我鬢發(fā)已多見斑白,這肉身還能堅持多久?
與你同穴為期不遠,未死時還是涕淚漣漣。
每次出門如同夢游,逢人只能勉強應(yīng)付。
歸來時孤寂之不更厲害,又能向誰訴說?
長夜難眠,耳聽窗中飛孤螢天空雁叫聲。
世間沒有比這更痛苦的,精神從此銷磨。
人生壽命不齊本屬自然,哪里還敢質(zhì)問蒼天?
見過無數(shù)人間女子,沒有誰比我妻美麗賢惠。
如此讓愚者壽賢者夭,為什么賢者不能延年?
不忍心我這連城寶,就這樣沉埋在九泉之下!
注釋
十七年:梅堯臣與其夫人謝氏于天圣六年(1028)結(jié)婚,至慶歷四年(1044)妻子去世,一共十七年。
長捐:這里指永遠失去。捐,拋棄,舍棄,丟棄。
鬢(bìn):本指耳邊的頭發(fā),這里代指頭發(fā)。
寧:難道。
同穴:同葬
漣漣(lián):淚流不止的樣子
身如夢:指精神恍惚,神志不清的狀態(tài)
強意:指勉強與人寒暄周旋之意。
誰河:誰人,哪個。
孤螢:數(shù)量少的螢蟲。
宵:夜晚。
精爽:指精神。
銷磨:同“消磨”,逐漸消退。
譬(pì):假如。修短:壽命的長短。
假:挪借。
連城寶:價值連城的寶物,指愛妻謝氏。
悼亡三首問答
問:《悼亡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悼亡三首的作者是梅堯臣
問:悼亡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悼亡三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結(jié)發(fā)為夫婦,于今十七年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結(jié)發(fā)為夫婦,于今十七年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《悼亡三首》
問:結(jié)發(fā)為夫婦,于今十七年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結(jié)發(fā)為夫婦,于今十七年 的下一句是 相看猶不足,何況是長捐!我鬢已多白,此身寧久全?終當(dāng)與同穴,未死淚漣漣。
問: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梅堯臣名句大全
悼亡三首賞析
第一首是總寫?!敖Y(jié)發(fā)”兩句以總敘起,著重在“十七年”?!笆吣辍倍跋嗫椽q不足”,便見愛之深、情之摯?!跋嗫床蛔恪敝畷r,忽然中路“長捐”,詩人十分悲痛。語愈平淡,情愈真切。
元稹《遣悲懷三首》詩中說“昔日戲言身后意,今朝都到眼前來。”梅堯臣也寫謝氏身后的個人心情:由自己“鬢已多白”料想到“身寧久全”,逆計“同穴”之期當(dāng)在不遠,可強作寬解;然而在“未死”之前,則一息茍存,即有“淚漣漣”而不能自止。幾番轉(zhuǎn)折,愈轉(zhuǎn)而愈深。
第二首則突出一點,作具體刻畫。情是抽象的,必須因事因景才能寫出;至于寫得“盡意”,則尤其難得。梅堯臣先從自己的“出門”與“歸來”寫起。司馬遷寫自己的悲痛心情,有“居則忽忽若有所亡,出則不知所注”,即是從“居”、“出”著筆的。梅堯臣的“每出身如夢”,比“不知所往”,表達更明晰。心在謝氏身上,故出門也像做夢一樣;“出門”“逢人”,也只是勉強應(yīng)付。“出門”時有人談?wù)?,還可稍解悲戚;“歸來”時則孤寂之感更甚。潘岳《悼亡》詩“望廬思其人,入室想所歷”,亦即此情此景之寫照。人在“出門”時有所見聞,回來總想向親人講講,可是人亡室空,無人可以傾訴了。這一點寫出了最難寫的情意。接下去寫“窗冷孤螢入,宵長一雁過”。古人把喪妻之夫,比作鰥魚,謂其夜不閉眼。這兩句也就是描寫長夜失眠的景況。由于長夜難眠,所以窗中飛入“孤螢”、天空一聲雁叫,皆能察覺得到。這兩句刻畫得尤為真切。正所謂“含不盡之意,見于言外?!薄笆篱g無最苦”,謂世上沒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,他的精神全部被這難熬的時光銷磨殆盡了。語近夸張,但非此寫不出鏤心刻骨之痛。
第三首,以“問天”形式,寫出愛情之專與悲哀之深。但他不直說問天,而先說“從來有修短”。人生壽命不齊,本屬自然;但為什么愚者壽而賢者夭,那就要“問蒼天”了。設(shè)想之奇,正見用情之摯。特別是“見盡人間婦,無如美且賢”,表面上夸張,卻又最合情理,因為在他心目中正是如此。有人戲謂其“情人眼中出西施”;難在做了“十七年”夫婦,還能持此看祛,其用情之專一,在當(dāng)時士大夫中是頗為少見的。詩中把妻子寫得愈賢愈美,則妻子死后,詩人就愈加悼惜。陳石遺曾指此謂“從《詩經(jīng)·衛(wèi)風(fēng)·碩人》中來”。梅堯臣雖不一定是有意摹擬《詩經(jīng)》,而千古詩人的思路往往是前后相同的。“忍此連城寶,沉埋向九泉!”正所謂“有聲當(dāng)徹天,有淚當(dāng)徹泉”(陳師道詩句)了。
哀婉詩要求率直,于平淡中見真情。梅堯臣這三首悼亡詩,以質(zhì)樸見長,曲折而凄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,語言平淡,情真意切,把內(nèi)容和形式完美的統(tǒng)一起來,副有很強的感染力??芍^是言情詩的杰作。
- 醉太平冰肌玉容。情真意濃。小樓幾度春風(fēng)。醉琉璃酒鐘。關(guān)山萬重。何時又逢。思量雨跡云蹤。似襄王夢中。
- 藏冰井尤喜凌人職未隳,閉藏出納示箴規(guī)。戰(zhàn)兢國步艱難者,常似臨深履薄時。
- 贈孫莘老七絕三年京國厭藜蒿,長羨淮魚壓楚糟。今日駱駝橋下泊,恣看修網(wǎng)出銀刀。
- 四字令·擬花間標(biāo)簽:婉約眉消睡黃。春凝淚妝。玉屏水暖微香。聽蜂兒打窗。 箏塵半妝。綃痕半方。愁心欲訴垂楊。奈飛紅正忙。
- 以詩句詠梅一枝風(fēng)物便清和盡是矜風(fēng)日,誰能耐雪霜。難中見工巧,黑常勝青皇。
- 曾耆英自太和攜所錄謝民師觀妙詩文副以長句別時落落問山風(fēng),見日清霜鳴啞鐘。二謝有詩皆可誦,七言兼與見傳宗。舉幡故異司隸救,右袒徒聞呂氏從。君獨凄涼能過我,逢迎敢作謬為恭。
- 吟邊落盡茶蘼燕未歸,小園寂寂掩柴扉。吟邊正苦無詩料,風(fēng)遞楊花撲客衣。
- 因王給事回使奉寄雨昏郡郭連三日,吏報江流忽數(shù)回。正嘆船如天上坐,那知人自日邊來。臂弓腰箭身今老,航海梯山運已開。漢虜不應(yīng)常自守,期公決策畫云臺。
- 宋江三十六贊圣人治世,四靈在郊。汝獸何名,走曠勞勞。
- 留別微之干時久與本心違,悟道深知前事非。猶厭勞形辭郡印,那將趁伴著朝衣。五千言里教知足,三百篇中勸式微。少室云邊伊水畔,比君校老合先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