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人走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,藍(lán)天倒映走清清的溪水里。藍(lán)天上有飄動的白云,人正行走走那飄動的白云里。
我放聲高歌,誰來應(yīng)和?只聽空幽的山谷清音響起。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,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谷比。
注釋
雨巖:走江西永豐縣西南博山附近,巖中有泉水飛出,如風(fēng)雨之聲。
行云:云彩流動。
和(hè):跟著唱。
余:我。
空谷:深谷?!对娊?jīng)·小雅·白駒》:“皎皎白駒,走彼空谷?!?br />清音:指空谷中潺潺的流水聲?!痘茨献印け杂?xùn)》:“夫景不為曲物直,響不為清音濁?!睍x·左思《招隱》:“未必絲與竹,山水有清音?!?br />非鬼亦非仙:蘇軾《夜泛西湖五絕》:“湖有非鬼亦非仙,風(fēng)恬浪靜有滿川。”
一曲:一灣。
桃花水:即桃花汛。農(nóng)歷二三月桃花盛開時節(jié),冰化雨積,黃河等處水猛漲,稱為桃花汛?!稘h書·溝洫志》:“如使不及今冬成,來春桃華水盛,必羨溢,有填淤反壤之害?!弊⒃疲骸吧w桃方華時,既有雨水,川谷冰泮,眾流猥集,玻瀾盛長,故謂之桃華水耳?!薄端庥洝罚骸包S河二月三月水,名桃花水。”唐·杜甫《南征》詩:“春岸桃花水,云帆楓樹林?!?/p>
生查子 獨游雨巖問答
問:《生查子 獨游雨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生查子 獨游雨巖的作者是辛棄疾
問:生查子 獨游雨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生查子 獨游雨巖是宋代的作品
問:生查子 獨游雨巖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溪邊照影行,天在清溪底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溪邊照影行,天在清溪底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《生查子 獨游雨巖》
問:溪邊照影行,天在清溪底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溪邊照影行,天在清溪底 的下一句是 天上有行云,人在行云里。
問: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辛棄疾名句大全
生查子 獨游雨巖賞析
上片寫詞人游覽雨巖見到的景色。第一句“溪邊照影行”,是點題,寫游人;第二句“天在清溪底”,寫清溪和藍(lán)天;第三句“天上有行云”,寫行云;第四句“人在行云里”如同電影中的定格,總寫溪、人、云,展示了水底的一個畫面。作者在這里所描寫的人、天、云都不是實體,而是水中的倒影。清清的溪水,不但是雨巖的優(yōu)美景色之一,而且也成了詞人攝取這張風(fēng)景小照的膠卷。游人的身影、碧藍(lán)的天空、飄動的浮云,都通過清清的溪水映現(xiàn)出來。“人在行云里”這樣神奇美妙的景象,真可謂巧奪天工,不但使描寫的景物高度集中,而且意境更為清新活潑,整個畫面非常生動,所描寫的景物,全部處在變化之中,溪水自然是流動的,游人漫步岸邊——“影行”,白云飄轉(zhuǎn)空中——“行云”,這就使畫面充滿了動感,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。
如果說上片的寫景,重在刻畫形象的話,那么這個下片的抒情,則是著力描繪聲音。嘩嘩的流水,飄蕩的歌聲,不僅使寂靜的山谷增添了生氣,也為上面的圖畫配上了音樂。
清人沈祥龍《論詞隨筆》說:“詞貴藏于內(nèi)……于言外有所感觸?!彬嚾蛔x去,這首詞意境優(yōu)美,靜中有動的圖畫,配著富于形象的歌聲與音樂,平易通俗、流暢自然的語言,也令人贊嘆不絕。但仔細(xì)咀嚼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:作者把辛酸的感觸,藏在迷人的畫面背后;把滿心的苦悶,融于優(yōu)美的樂律之中。題目中的“獨”字,已經(jīng)為全詞規(guī)定了基調(diào),透露出苦悶的氣息。下面的內(nèi)容,自然全都圍繞“獨”字展開,所以起拍第一句就是“溪邊照影行”。這一畫面里,只有一個倒映在水中的人影,點出了“獨游”,而比“獨游”更深刻,因為它渲染出一種悲涼的氣氛。
在這特定的氛圍里,那清清的溪水,蔚藍(lán)的天空,飄動的白云,這些美好的景物,也染上了凄涼冷清的色彩,成為詞人表達(dá)孤獨之感的襯景?!叭嗽谛性评铩?,不止是倒影交織的畫面,也寫出了詞人不茍隨世俗的決心和孤傲清高的品格,暗寫了自己遭受打擊的原因。內(nèi)心澎湃的激情和遭受壓抑的苦悶,終究是掩遮不住的,“高歌”正是詞人內(nèi)心感情的流露和發(fā)泄。然而,并沒有人能理解他,與他相和的,只是空谷里的溪水。詞人的“獨”唱,同嘩嘩的水聲,從聲音方面渲染了凄涼憂傷的氣氛。這種“高山流水少知音”的感慨,是他內(nèi)心苦悶的表現(xiàn);而這種“曲高和寡”的情景,正是他收復(fù)中原的主張不能得到采納的寫照。那幽深寂靜的山谷,那溪水漂浮的殘花,不能不說帶有象征意義。所以,這首詞表面上是記游,描寫水光山色,實際上處處貫注著詞人憤激的感情,表現(xiàn)了詞人遭受排擠、閑居家鄉(xiāng)、有志難伸的苦悶和寂寞,也反映了他對時局的不滿和對國事的關(guān)心。他熱愛大自然的風(fēng)光,又不忘懷于世事,正表現(xiàn)了詞人退居時期的內(nèi)心矛盾,說明他并沒有因自然風(fēng)光的優(yōu)美而陶醉、而頹廢。
這首詞通過記敘獨游雨巖的情景,抒發(fā)了遭受打擊、閑居鄉(xiāng)里的苦悶,反映了作者內(nèi)心的不平和對國事的系念。同時,這首詞構(gòu)思新穎,剪裁精妙。題為“獨游雨巖”,作者就在“獨”字上作文章,上片寫“形”獨,下片寫“聲”獨。隨即帶出了雨巖的優(yōu)美景色,如清溪、藍(lán)天、行云、山谷等。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,意境清新自然而又沉郁,景愈美,愈可反襯出詞人的不平與憤懣。語言通俗流暢,以虛寫實,虛實結(jié)合,高度集中。所有這些都顯示出了這首詞的高度藝術(shù)性。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稱:“幼安之佳處,在有性情,有境界?!庇诖丝梢?。
清代乾嘉時期嶺南的著名詩人和畫家黎簡,有詩云:“七十二峰倒江水,俯見峰尖插天底;一舟天上棹海松,回合三萬寒虬龍?!逼錁?gòu)思與辛詞同,可見辛詞影響之遠(yuǎn)。
- 頌古八首倒腹傾腸說向伊,不知何故尚遲疑。只今便好猛提取,莫待天明失卻雞。
- 相和歌辭。婕妤怨由來詠團(tuán)扇,今與值秋風(fēng)。事逐時皆往,恩無日再中。早鴻聞上苑,寒露下深宮。顏色年年謝,相如賦豈工。
- 與羅隱之聯(lián)句一壺天上有名物,兩個世間無事人。 ——鄭遨醉卻隱之云叟外,不知何處是天真。 ——羅隱之
- 題曾氏連理本皇后嘉樹生僪佹,四衢五衢合一軌。德澤純洽八方一,乘木而王固如此。大明香琴橘,貞觀玉華李。一時圖傳傳奇觀,榮華過眼轉(zhuǎn)九易。惟有武城宅前樹,不知何年己連理。從來縣官不以聞,武城子孫世專美。人言協(xié)氣薰嘉生,此家孝友陶協(xié)氣。朱門多少鎖喬木,百年瞬息滋一渭。焉得鼎鼎為輪囷,受命不遷相曾氏。傳聞此木更八世,方遇麻陽大夫記。麻陽又幾年,卻入青螺地輿志。比來徹當(dāng)路,表名連瑞里。有日捧圖上,嘉禾靈草共青史。物生隱顯殆有時,展如之人亦應(yīng)爾。楩楠杞梓離奇生繼此,廬陵城北不止稱三瑞。
- 冶城樓俯爺明知盡可悲,西風(fēng)還此立多時。偶然喚醒東山客,便有淮淝一局棋。
- 送關(guān)壽卿校書出守簡州東壁星宮館列仙,一麾苦欲近田園。宅家但寶千金鑒,臣輩何辭萬里船?京洛知心塵鞅里,江吳攜手暮帆邊。聲名如此歸安往?日日閶門望眼穿。
- 送莫內(nèi)翰五首驚世文章夢里花,出塵語解眼中沙。怪來不打這鼓笛,親見江西老作家。
- 點絳唇眉黛低顰,一聲春滿留蘇帳。卻從檀響。漸到梅花上。歸臥孤舟,梅影舟前揚。勞心想。岸橫千嶂。霜月鋪寒浪。
- 春夜標(biāo)簽:春天春苑月裴回,竹堂侵夜開。驚鳥排林度,風(fēng)花隔水來。
- 瓊林苑應(yīng)制鳳蹕出重城,宸游順物情。檻花紅蕊盛,苑樹綠陰成。雨過池塘靜,風(fēng)來殿閣清。樂和堯酒滿,千載樂升平。
- 顏色鮮明能幾時,未辭黃葉已辭枝——— 李靜獨柳
- 炎威一何驕,不有商飆慘——— 陳天瑞大暑松下臥起二首
- 芙蓉堂下疏秋水,且與龜魚作主人。——— 王安石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
- 嚴(yán)霜擁絮頻驚起,撲面霜空——— 納蘭性德采桑子·嚴(yán)宵擁絮頻驚
- 贏得鮫綃帕上,啼痕萬萬千千——— 吳氏女木蘭花慢 和鄭禧
- 要識放翁真受用,大冠長劍只成癡。——— 陸游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
- 群仙已御東風(fēng)去,總脫絳袂留林間——— 陳與義二十一日風(fēng)甚明日梅花無在者獨紅萼留枝間甚
- 尋應(yīng)報休馬,瓶錫向南攜——— 齊己贈仰上人
- 還望方郁陶——— 江淹雜體詩 謝法曹惠連贈別
- 一條秋水凈無痕,八面清風(fēng)消惱熱——— 釋慧空送巾扇街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