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在歐陽修的《洛陽牡丹記》中,我曾經(jīng)見到過你。文章中說只有洛陽的姚黃才是獨步天下的名花。(現(xiàn)在)與芍藥和瓊花相比,真是虧待了你。
昔日你生長在花圃中,王侯將相爭相觀賞,如今花圃荊棘叢生,你與狐兔相伴。請不要說起中州的慘境,恐怕花也要哀愁。
注釋
昭君怨:詞牌名,又名《宴西園》《一痕沙》。四十字,全闋四換韻,兩仄兩平遞轉(zhuǎn),上下片同。
洛陽舊譜:古代洛陽盛產(chǎn)牡丹,故“洛陽舊譜”指牡丹譜之類的書。
姚黃:牡丹珍貴品種之一,被譽為花王,北宋時十分名貴。歐陽修《洛陽牡丹記·風(fēng)俗記第三》記載道:“姚黃者,千葉黃花,出于民姚氏家。”又云:“魏家花者,千葉肉紅花,出于魏相仁溥家?!?br/>廣陵花:指芍藥和瓊花。廣陵:地名,在今揚州,古時以產(chǎn)芍藥聞名。
虧:委屈。太虧他:言太委屈了牡丹。
舊日王侯園圃(pǔ),今日荊榛(zhēn)狐兔:舊時王侯的園圃長滿了荊榛,狐貍、兔子亂竄。荊榛:荊棘;狐兔:暗喻敵兵。
中州: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帶,時在金人占領(lǐng)之下。河南省別稱。這里指洛陽。
昭君怨·牡丹問答
問:《昭君怨·牡丹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昭君怨·牡丹的作者是劉克莊
問:昭君怨·牡丹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昭君怨·牡丹是宋代的作品
問:昭君怨·牡丹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曾看洛陽舊譜,只許姚黃獨步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曾看洛陽舊譜,只許姚黃獨步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《昭君怨·牡丹》
問:曾看洛陽舊譜,只許姚黃獨步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曾看洛陽舊譜,只許姚黃獨步 的下一句是 若比廣陵花,太虧他。
問: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劉克莊名句大全
昭君怨·牡丹賞析
這首詠物詞,借詠洛陽牡丹,抒寫憂國之情。上片言洛陽牡丹,獨步天下,勝于揚州的芍藥,因此說牡丹“若比廣陵花,太虧他”。下片抒寫惜花之情。但作者之意卻不在此,結(jié)句揭示了主旨,名為惜花,實惜中州。舊國舊都的哀愁,借對廣陵花、濟陽花的褒貶抑揚表現(xiàn)出來。
詞人寫牡丹,多贊其雍容華貴,國色天香,充滿富貴氣象??傊蠖贾赜谝粋€喜字,而作者獨辟蹊徑,寫牡丹的不幸命運,發(fā)之所未發(fā),從而寄托詞人憂國傷時之情。
北宋末年,徽欽二帝被虜北行,諸后妃相隨,淪落金邦。南宋愛國詩人念及此辱,無不憤慨感傷,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劉克莊 ,痛感朝廷腐敗,國勢衰頹,報國無門,故托牡丹以發(fā)憤,抒其黍離之哀。
首二句寫牡丹的身世。所謂“ 洛陽舊譜”,是指歐陽修的《洛陽牡丹記》。其中云:“姚黃者,千葉黃花,出于民姚氏家?!庇衷疲骸拔杭一ㄕ?,千葉肉紅花,出于魏相仁溥家 ?!币S魏紫在當時是牡丹中的名貴品種。這里單舉姚黃,是以姚黃代名貴牡丹花種。“獨步”二字,準確、簡潔地說出這些牡丹的美麗和名貴。詞人遙想當年中州繁華,人們競賞牡丹,姚黃魏紫獨占魁首,盛況何等空前?這不僅是深情地贊美,而且也飽含著詞人對北方故土的思戀之情。三、四句轉(zhuǎn)寫目前。“ 廣陵花”,指芍藥和瓊花。“楊州芍藥,名著天下?!保ā哆q齋閑覽》)瓊花潔白而香,有“ 無雙”之譽。(見苕溪漁隱叢話后集)卷三十)“太虧他 ”的意思是:芍藥、瓊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,前二者雖經(jīng)戰(zhàn)火摧殘,但仍近朝廷,常為詞人詠歌。而牡丹命運獨苦,淪落于敵人的鐵蹄下,猶如昭君,成為朝廷孱弱的的犧牲品。這是對牡丹的同情,也是對朝廷當政者的怨憤。
“舊日王侯園圃,今日荊榛狐兔”句,描繪了國破家亡后中州的慘象,同時,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處境。盛世繁華時姚黃魏紫,傾國傾城;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,牡丹也就只剩下與荒煙衰草,荊榛狐兔相伴的命運了。詞人的憂國之心,離黍之哀,也通過這些形象的描寫,得到充分的表現(xiàn) 。文字極為精煉,含義極為豐富。
“君莫說中州,怕花愁 ?!碧N含著詞人極為復(fù)雜而深沉的感情。怕人說中州的慘境,并非怯懦,而是更翻進一層,說明愛中州之深,言明光復(fù)中州之心的迫切,也說明未能渡江驅(qū)敵的慚恨心情。在堂堂男子漢空懷壯志、報國無門的南宋末年,作者那種不平靜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。結(jié)句說“ 怕花愁”,實則是自己愁不堪忍。而詞人采用曲折寫法,不僅能表現(xiàn)出惜花的深厚情意,而且也能引讀者進入境界,仿佛與牡丹相對,見其愁態(tài),而不能無動于衷。
- 不睡城遠不聞鐘鼓傳,孤村風(fēng)雨夜騷然。但悲綠酒欺多病,敢恨青燈笑不眠。水冷硯蟾初薄凍,火殘香鴨尚微煙。虛窗忽報東方白,且復(fù)翻經(jīng)繡佛前。
- 病后醉中病為兀兀安身物,酒作蓬蓬入腦聲??靶﹀X塘十萬戶,官家付與老書生。
-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野草散高林,雀鼠食之宜。設(shè)非人所殘,一顆不敢窺。寧由網(wǎng)罻防,亦無伸物司。食道固當爾,雀鼠猶有天。
- 謝公墩走馬白下門,投鞭謝公墩。昔人不可見,故物尚或存。問樵樵不知,問牧牧不言。摩挲蒼苔石,點檢屐齒痕。想此絓長檣,想此倚短轅。想此玩云月,狼籍盤與樽。井逕亦已沒,漫然禾黍村。摧藏羊曇骨,放浪李白魂。亦已同山丘,緬懷蒔蘭蓀。小草戲陳跡,甘棠詠遺恩。萬事付鬼籙,恥榮何足論。天機自開闔,人理孰畔援。公色無懼喜,儻知禍福根。涕淚對桓伊,暮年無乃昏。
- 題載雪錄詩字崢嶸照眼開,人隨塵劫挽難回。清苕載雪流寒碧,老我扁舟獨自來。
- 韓祠三首柳祠韓廟雙碑在,孔思周情萬古新。不信二公俱絕筆,別無詩可送迎神。
- 或遺木瓜有雙實者香甚戲作宣城繡瓜有奇香,偶得并蔕置枕傍。六根互用亦何常?我以鼻嗅代舌嘗。
- 敷文閣學(xué)士李仁甫挽詞十絕我畏譏讒口屢緘,獨公嗜好不酸咸。每傾苦酒思談笑,萬里何由奠巽嚴。
- 鷓鴣天(豫章大閱)玉帶紅花供奉班。里頭新樣總宜男。鬧裝鞍轡青驄馬,帖體衣裳紫窄衫。云鬢重,黛眉彎。內(nèi)家妝束冠江南。輕裘緩帶風(fēng)流帥,錦繡叢花擁騎還。
- 贈畢四曜才大今詩伯,家貧苦宦卑。饑寒奴仆賤,顏狀老翁為。同調(diào)嗟誰惜,論文笑自知。流傳江鮑體,相顧免無兒。
- 一夜春光綻絳囊,碧油枝上晝煌煌——— 皮日休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(fā),感而有寄
- 孤舟走過揚州去,表奏朝廷乞太師——— 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
- 何年去華表,幾度窮蒼冥——— 楊衡題玄和師仙藥室
- 一室晨辰入,平居社稷憂——— 蘇泂一室
- 獨恨歸來已晚,半生孤負漁竿——— 李之儀朝中措
- 枯萼鱗皴不復(fù)堅,重重正似半開蓮——— 蘇轍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
- 阿嬌厭貯黃金屋,來歌送遠歸風(fēng)曲——— 楊冠卿三輔黃圖載趙飛燕太液池結(jié)裾游宋公雞跖載飛
- 霜清水落石正瘦,落葉擁徑行龍鐘——— 唐仲友石洞
- 不有古仙啟其秘,今日安知靈寶經(jīng)——— 皎然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(fēng)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林屋洞
- 披離寒羽庇風(fēng)霜。——— 張炎浪淘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