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⑵吳見山:吳文英詞友,常有唱酬相和?!秹舸霸~》中,題其名的有六首,而和詞或用其原韻而作的有五首:《水龍吟·用見山韻餞別》《秋蕊香·和吳見山落桂》《點(diǎn)絳唇·和吳見山韻》《玉樓春·和吳見山韻》《浪淘沙·九日從吳見山覓酒》。
⑶可惜重陽,不把黃花與:一本無“重陽不把”四字。
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問答
問:《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的作者是吳文英
問: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是宋代的作品
問: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明月枝頭香滿路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明月枝頭香滿路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《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》
問:明月枝頭香滿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明月枝頭香滿路 的下一句是 幾日西風(fēng),落盡花如雨。
問: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吳文英名句大全
蝶戀花·九日和吳見山韻賞析
“明月”三句,敘秋景?!爸︻^香”,指桂花。此言明月照桂樹,花香飄滿路。詞人見了眼前之景,忽然想起:如果接連刮起幾天西風(fēng),那末樹上的桂子將要被風(fēng)吹得滿地皆是?!盎ㄈ缬辍?,指桂花落如雨點(diǎn)一樣,此是類比。“倒映”兩句,九日即景之詞。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鏡般高懸天空,秋高氣爽,水邊的白鷺受到月光的驚動(dòng),雙雙沖霄飛去。上片即景和韻。
“自摘”三句,述過節(jié)。言詞人從自家菜園中摘來了比較干凈、新鮮的青蔥,適宜于作為重陽祭祀用的菜肴,裝盆上供。詞人說:只可惜已到了重陽節(jié),我還沒有搞到幾盆應(yīng)時(shí)的菊花??!“帽墮”句,化用杜甫《九日藍(lán)田崔氏莊》詩“羞將短發(fā)還吹帽,笑倩旁人為正冠”意境。兩句言詞人九日隨俗登高,被山風(fēng)吹落了帽子,他就笑著請同行佳人代他正冠。他登上高處,清歌一闋,更覺得碧天高遠(yuǎn)而空曠,但他希望,歌聲不要隨著秋聲的離去而隨之消失。此祝辭也。“清歌莫送秋聲去”,是詞人的衷心希望,因?yàn)榍锾焓侨f物收獲的佳節(jié),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“秋聲”。下片詞人著重闡發(fā)自己對“秋聲”的感受。
- 答象之謝惠黃精之作仙經(jīng)著靈藥,茲品上不刊。服之歲月久,衰羸反童顏。巖居有幽子,乘時(shí)劚蒼山。溪泉濯之潔,秋陽暴而乾。九蒸達(dá)晨夜,候火不敢安。持之落城市,誰復(fù)著眼看。富貴異所嗜,口腹窮甘酸。貧賤固不暇,錐刀乃其干。坐使至靈物,委棄同草菅。惟君沖曠士,敦然守高間。食之易為力,天和中自完。故以此為饋,其容幾一簞。報(bào)我三百言,浩浩馳波瀾。何以喻珍重,如獲不死丹。方當(dāng)煩燠時(shí),把玩毛骨寒。他年靈氣成,與子驂雙鶯。
- 水夫謠標(biāo)簽:憂國憂民苦哉生長當(dāng)驛邊,官家使我牽驛船。辛苦日多樂日少,水宿沙行如海鳥。逆風(fēng)上水萬斛重,前驛迢迢后淼淼。半夜緣堤雪和雨,受他驅(qū)遣還復(fù)去。衣寒衣濕披短蓑,臆穿足裂忍痛何。到明辛苦無處說,齊聲騰踏牽船出。一間茆屋何所直,父母之鄉(xiāng)去不得。我愿此水作平田,長使水夫不怨天。
- 吳春卿郎中餉臘豬肉,戲作古句老夫畏熱飯不能,先生饋肉香傾城。霜刀削下黃水精,月斧斫出紅松明。君家豬紅臘前作,是時(shí)雪沒吳山腳。公子彭生初解縛,糟丘挽上凌煙閣。卻將一臠配兩螯,世間真有楊州鶴。
- 游僊初珥金貂謁紫皇,僊班最近玉爐香。為憐未慣層霄冷,獨(dú)賜流霞九醞觴。
-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嘉賓在何處,置亭春山巔。顧余寂寞者,謬廁芳菲筵。視聽日澄澈,聲光坐連綿。晴湖瀉峰嶂,翠浪多萍蘚。何以逞高志,為君吟秋天。
- 祝英臺(tái)近·春日客龜溪游廢園采幽香,巡古苑,竹冷翠微路。斗草溪根,沙印小蓮步。自憐兩鬢清霜,一年寒食,又身在、云山深處。晝閑度。因甚天也慳春,輕陰便成雨。綠暗長亭,歸夢趁飛絮。有情花影闌干,鶯聲門徑,解留我、霎時(shí)凝佇。
- 和因上人四首拍天湖水亂蛙鳴,雨腳隨風(fēng)潑細(xì)塵。翠幄不開楊柳晚,紅云初坐海棠春。
- 折紅梅睹南翔征雁,疏林?jǐn)∪~,凋霜零亂。獨(dú)紅梅、自守歲寒,天教最后開綻。盈盈水畔。疏影蘸、橫斜清淺?;に瓢?,深色胭脂,怪姑射冰姿,剩與紅間。誰人寵眷。待金鎖不開,憑闌先看。曾飛落、壽陽粉額,妝成漢宮傳遍。江南風(fēng)暖。春信喜、一枝清遠(yuǎn)。對酒便好,折取奇苞,拈清香重嗅,舉杯重勸。
- 吳江松陵水國面松江,學(xué)弄漁竿對酒缸。驚起鴛鴦是旗鼓,背帆飛去一雙雙。
- 秋夜懷洛下一上人游宦忘機(jī)久,心源亦自澄。夜聽吳苑雨,秋憶洛城僧。木葉驚棲鳥,寒窗暗靜燈。何時(shí)過竹院,一得問三乘。
- 1海棠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