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菊有懷東園
砧杵誰家試夾衣,西風攪碎蘆花影。
呼童折取籬下金,旋汲山泉注古瓶。
細哦七字延秋色,寒香似欠東園清。
江上子牟懷魏闕,離情一動腸千結(jié)。
急呼斗酒破霜螯,楚月不礙西湖月。
對菊有懷東園問答
問:《對菊有懷東園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對菊有懷東園的作者是陳起
問:對菊有懷東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對菊有懷東園是宋代的作品
問:青女凌波楚江冷,庭前一葉鳴金井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青女凌波楚江冷,庭前一葉鳴金井 出自 宋代陳起的《對菊有懷東園》
問:青女凌波楚江冷,庭前一葉鳴金井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青女凌波楚江冷,庭前一葉鳴金井 的下一句是 砧杵誰家試夾衣,西風攪碎蘆花影。
問:出自陳起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陳起名句大全
- 次韻二首投老參陪杖屨間,頗容摘宋更薰班。端能面我九年壁,不惜分君一半山。絕喜庚桑來畏壘,懶為涑水續(xù)君灘。夷居巷處何嘗陋,但看當年孔與顏。
- 天臺道中用陳氏園亭韻筍輿穿過萬重山,邂逅登亭一解須。剩欲題詩偏蒼石,舉頭羞兒嶺云閒。
- 題畫一水鳴東西寺,春雨洗南北山。腳力未窮蒼翠,夢魂曾聽潺湲。
- 六國論嘗讀六國《世家》,竊怪天下之諸侯,以五倍之地,十倍之眾,發(fā)憤西向,以攻山西千里之秦,而不免于死亡。常為之深思遠慮,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,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,而見利之淺,且不知天下之勢也。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,不在齊、楚、燕、趙也,而在韓、魏之郊;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,不在齊、楚、燕、趙也,而在韓、魏之野。秦之有韓、魏,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韓、魏塞秦之沖,而弊山東之諸侯,故夫天下之所重者,莫如韓、魏也。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韓,商鞅用于秦而收魏,昭王未得韓、魏之心,而出兵以攻齊之剛、壽,而范雎以為憂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?! ∏刂帽谘?、趙,秦之危事也。越韓過魏,而攻人之國都,燕、趙拒之于前,而韓、魏乘之于后,此危道也。而秦之攻燕、趙,未嘗有韓、魏之憂,則韓、魏之附秦故也。夫韓、魏諸侯之障,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,此豈知天下之勢邪!委區(qū)區(qū)之韓、魏,以當強虎狼之秦,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?韓、魏折而入于秦,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,而使天下偏受其禍?! 》蝽n、魏不能獨當秦,而天下之諸侯,藉之以蔽其西,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。秦人不敢逾韓、魏以窺齊、楚、燕、趙之國,而齊、楚、燕、趙之國,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。以四無事之國,佐當寇之韓、魏,使韓、魏無東顧之憂,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;以二國委秦,而四國休息于內(nèi),以陰助其急,若此,可以應夫無窮,彼秦者將何為哉!不知出此,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,背盟敗約,以自相屠滅,秦兵未出,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。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,可不悲哉!
- 初夏渺渺荒陂古埭東,柳姑小廟柳陰中。放翁老憊扶藜杖,也逐鄉(xiāng)人禱歲豐。
- 夜思風掃浮云作快晴,窗聲終夜雜簾聲。月明滿院鵲驚起,霜冷壓棲雞嬾鳴。名字虛稱舊朝士,門庭元是老書生。尚余一事猶堪喜,北陌東阡醉太平。
- 木闌花慢 賦白蓮和字舜臣韻悵波翻太液,誰留住,蕊珠仙。向水殿云廟,玉容花貌,幾度爭鮮。人間延秋無計掩霓裳、猶憶舞便畫里傾城傾國,望中非霧非煙。雁飛不到九重天。水調(diào)漫流傳。柰花老房空,*存心苦,藕斷絲連。西風佩環(huán)輕解,有冰弦、誰復記華年。留得錦囊遺墨,魂消古汴宮前。
- 漁父云溪灣里釣魚翁,舴艋為家西復東。江上雪,浦邊風,笑著荷衣不嘆窮。
- 寄王巨卿御史雖然居憲府,只似在家時。年老扶筇出,官清借馬騎。布袍安素分,白發(fā)結(jié)相知。長日關(guān)門坐,彈琴與賦詩。
- 臨江仙客路光陰渾草草,等閑過了元宵。村雞啼月下林梢。鸞聲驚宿鳥,霜氣入重貂。漠漠風沙千里暗,舉頭一望魂消。問君何事不辭勞。平生經(jīng)世意,只恐負清朝。
- 悟者清涼,背之執(zhí)惱,多口明真訣——— 劉志淵大江東去
- 遂初誠已重,兼濟實為賢——— 魏奉古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(yè)因以言志…之作
- 十年滓穢已澄清,訪舊寧須得便行——— 鄭剛中和樓樞密過洛陽感舊二絕
- 水閑明鏡轉(zhuǎn),云繞畫屏移——— 李白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
- 別岸客帆和雁落,晚程霜葉向人飛——— 羅隱東歸途中作
- 路幕遞香,街馬沖塵東風細。——— 吳文英絳都春
- 御題四絕海內(nèi)傳,秘府毫芒惜如玉——— 晃沖之復以承晏墨贈之
- 饑寒驅(qū)置簿領(lǐng)中,巧匠旁觀指濡血——— 吳儆和唐秘校見貽長篇
- 法師自有衣中珠,不用辛苦沙泥底。——— 蘇軾次韻潛師放魚
- 想得吟成夜,文星照楚天。——— 尚顏讀齊己上人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