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寬廣夜空明月高懸靜寂無聲,月光下只有愁人獨自徘徊,形單影只。
盛開后漸漸凋零的菊花倚著稀疏的籬笆,枯敗的梧桐樹葉飄落寒井之上。
塞外飛鴻感到晚秋已盡,急速的由北向南飛去;鄰居的雞啼推遲因為它知道晝短夜長。
積聚著情感不說話,徒然思索著,風(fēng)兒吹落露珠,打濕衣襟,感到一陣涼意。
注釋
溶溶:寬廣的樣子。
寒井:井下寒涼。
塞鴻:塞外的鴻雁。
凝情:情意專注。
晚秋夜問答
問:《晚秋夜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晚秋夜的作者是白居易
問:晚秋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晚秋夜是唐代的作品
問:晚秋夜是什么體裁?
答:七古
問:碧空溶溶月華靜,月里愁人吊孤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碧空溶溶月華靜,月里愁人吊孤影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《晚秋夜》
問:碧空溶溶月華靜,月里愁人吊孤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碧空溶溶月華靜,月里愁人吊孤影 的下一句是 花開殘菊傍疏籬,葉下衰桐落寒井。
問: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白居易名句大全
晚秋夜賞析
歷代詩家慣將白居易、元稹看成一個詩派,而以通俗歸結(jié)。其實,元、白雖以通俗而馳譽詩壇,但他倆的氣質(zhì)、性格、興趣、愛好、習(xí)慣、出身、經(jīng)歷不同,其詩風(fēng)亦迥然有別。蘇軾曾說:“元輕白俗?!保ā都懒佑裎摹罚┧^輕,并非輕薄、輕佻,而是輕淺、輕艷。它雖也尚俗,但色澤鮮麗,色彩斑斕,兼纖秾、繁縟之美;而白居易則崇尚一個淡字。因此元稹為艷俗,白居易為淡俗。元長于涂色,白擅于白描。清代詩評家田雯在《古歡堂集》中評:“樂天詩極清淺可愛,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,皆他人所未發(fā)?!彼?,白詩的通俗是淺、淡、清,這與元詩的輕、濃、艷大不相同。白居易也直言不諱地稱他自己“詩成淡無味,多被眾人嗤”(《自吟拙什因有所懷》)。淡,正是白詩的一大特點。它淡而有味,極有韻致。不僅如此,白居易不但宣稱他的詩風(fēng)崇尚一個淡字,同時,又公開地排斥一個艷字。但這種艷,并非綺麗、纖秾,而是一種淫靡之風(fēng),因此他在給元稹的詩序中聲稱他的詩“淫文艷韻,無一字焉”(《和答詩十首序》)。在寫給皇帝的《策林》中,他也強調(diào)“刪淫辭,削麗藻”。在白居易的詩中,雖偶見綺麗,但并不占主導(dǎo)地位?!锻砬镆埂肪褪且皇兹谕ㄋ?、綺麗于一體的佳篇。它的特點可用淺、淡、清、麗來概括。
所謂淺,就是淺顯通俗,瑯瑯上口,不飾典故,不用奧語;所謂淡,就是輕輕入之,淡淡出之,不著濃彩,不用艷詞;所謂清,就是氣氛爽利,清新明朗,不事雕琢,自然而然;所謂麗,就是容光煥發(fā),天真純凈,文采斐然,姿容秀美。首聯(lián)寫寬廣的碧空中,高懸著一輪明月,皎潔華美,靜寂無聲,把讀者帶入一個浩渺無垠、明媚清朗、寧靜深邃的境界中。月下凝思,遙視太空,悠然神往,不禁寂從中來,憂思縈懷,然而對月無言,惟有形影相吊而已。在這里,詩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獨的心境。這種心境與靜謐的月夜在基調(diào)上是非常吻和的。頷聯(lián)寫菊花開放,論常理,秋菊獨傲霜雪,孤芳孑立;但此時卻是殘菊花開,還依傍著稀疏的籬笆,可見凋謝之期已不遠(yuǎn)了。然而,尚可支撐些時日,至于衰老的梧桐,卻已抵擋不住寒氣的侵襲,葉子已紛紛凋零,飄落在寒井之上了。這里,以“花開”對“葉下”,“殘菊”對“衰桐”,“傍疏籬”對“落寒井”,更渲染出一種凄寂寒冷的氣氛。雖系寫景,卻暗寄著愁情,且與首聯(lián)寫的“愁”字相呼應(yīng)。頸聯(lián)由植物轉(zhuǎn)入寫動物。塞外飛鴻,為了躲避寒冷的侵襲,疾速地飛過長空,由北向南,感到晚秋已盡;由于晝短夜長,鄰居的雞啼也推遲了。這里,以“塞鴻飛急”對“鄰雞鳴遲”,以“覺秋盡”對“知夜永”,以反襯晚秋夜的寒冷,從而把詩情深化到一個更新的境界。尾聯(lián)又回到寫人上來。這就是首聯(lián)所寫的“愁人”,他“凝情不語”,寂寞凄清。就在他思緒萬千之際,蕭瑟的秋風(fēng),陣陣吹來,拂在白露上,冷氣襲人,衣不勝寒。
俗與雅,沒有明確界限,而是相反相成的。俗中出雅,雅中含俗,方為上乘。黃庭堅強調(diào)過“以俗為雅”(《再次楊明叔韻·引》),吳訥也注重“由俗入雅”(《文章辨體序說》)。而化俗為雅關(guān)鍵在于一個化字。唐代詩評家張為在《詩人主客圖序》中將元稹看成是“上入室”者,而“以白居易為廣大教化主”,即將元、白都視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詩人。可見雅,并不排斥通俗的。至純的雅,往往古奧、凝重,而缺乏明了性和群眾性;如雅中含俗、寓俗于雅、由雅返俗,則無俗的痕跡,卻有俗的滋味,無俗的外形,而有俗的神韻。這種俗,是雅的極致,也是俗的極致。因為它已非純粹的俗,而是含雅之俗,這就高于一般的俗?!锻砬镆埂肪褪怯醒庞兴住⒀潘坠操p的杰作。正如清代詩評家葉燮在《原詩》中評論說:“白俚俗處而雅亦在其中?!贝嗽娋褪侨绱恕?/p>
- 慶清朝淺草猶霜。融泥未燕,晴梢潤葉初乾。閑扶短策,鄰家小聚清歡。錯認(rèn)籬根是雪,梅花過了一番寒。風(fēng)還峭,較遲芳信,恰是春殘。此境此時此意,待移琴獨去,石冷慵彈。飄飄爽氣,飛鳥相與俱還。醉里不知何處,好詩盡在夕陽山。山深杳,更無人到,流水花間。
- 到儀真沙河阻風(fēng)三首求退那知卻冒遷,天心人意古難全。今朝行役還堪笑,下水船為上水船。
-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元城埽行河一鼓千夫下?lián)b聲,缺堤漏穴幾時平。盤渦倒吸湍流住,巨浸疑浮厚地行。舉鍤每年勞眾力,治河無策貢愚誠。賴公自有安邦德,何處風(fēng)波敢更生。
- 沁園春·孤館燈青孤館燈青,野店雞號,旅枕夢殘。漸月華收練,晨霜耿耿,云山摛錦,朝露清清。世路無窮,勞生有限,似此區(qū)區(qū)長鮮歡。微吟罷,憑征鞍無語,往事千端。當(dāng)時共客長安。似二陸初來俱少年。有筆頭千字,胸中萬卷,致君堯舜,此事何難。用舍由時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閑處看。身長健,但優(yōu)游卒歲,且斗尊前。
- 題大茅峰五云金紫涌仙宮,十八灣尖第一峰。木石陰陰風(fēng)颯颯,方池掬看小神龍。
- 雪片片飛來靜又閑,樓頭江上復(fù)山前。飄零盡日不歸去,點破清光萬里天。
- 喜遷鶯(春感)帝城春晝。見杏臉桃腮,胭脂微透。一霎兒晴,一霎兒雨,正是催花時候。淡煙細(xì)柳如畫,雅稱踏青攜手。怎知道、那人人,獨倚闌干消瘦。別后。音信斷,應(yīng)是淚珠,滴遍香羅袖。記得年時,膽瓶兒畔,曾把牡丹同嗅。故鄉(xiāng)水遙山遠(yuǎn),怎得新歡如舊。強消遣,把閑愁推入,花前杯酒。
- 上元后連數(shù)日小雨作寒戲作煙籠天闕青鴛濕,水漲官河畫鷁浮。解賦春陰三十首,不應(yīng)惟有宋鄜州。
- 黎明府見示令叔顯謨開國墓志求詩為賦三首寄家苕霅上,萬里故鄉(xiāng)愁。未入金門奏,還為玉局游。孤忠徒耿耿,一病竟休休。為國惜人物,凄然老淚流。
- 凄其歲晚不勝鄉(xiāng)國墳?zāi)怪樵俚盟钠涀谥?/a>昔我宦南海,賓友日擊鮮。今來重市歸,掌肉分烏鳶。旅食何足校,苦望雙旌煙。愿為墓戶家,毋為地行仟。
- 10洗浴城大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