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,西湖水微波粼粼,波光艷麗,看起來很美;雨天時,在雨幕的籠罩下,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,若有若無,也顯得非常奇妙。
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,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。
譯文二
晴天,西湖水波蕩漾,在陽光照耀下,光彩熠熠,顯得美極了。
下雨時,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,時隱時現,眼前一片迷茫,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麗的。
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,那么淡妝也好,濃妝也好,她總是美麗的。
注釋
湖:即杭州西湖。
瀲滟(liàn yàn) :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。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。
方好:正是顯得很美。
空蒙:蒙 通:濛,迷茫縹緲的樣子。
西子:西施,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,原名施夷光,或稱 先施 ,居古代四大美女(西施、王昭君、貂蟬、楊玉環(huán))之首。家住浣紗溪村(在今浙江諸暨市)西,所以稱為西施。
淡妝濃抹 一作:濃妝淡抹
相宜:也顯得十分美麗。
飲湖上,初晴后雨問答
問:《飲湖上,初晴后雨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飲湖上,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蘇軾
問:飲湖上,初晴后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飲湖上,初晴后雨是宋代的作品
問:飲湖上,初晴后雨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飲湖上,初晴后雨》
問: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 的下一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飲湖上,初晴后雨賞析
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。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、一時之景,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,尤其是后二句,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。作者暢游西湖,從早到晚,一邊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,一邊飲酒構思,意篤八極,神游萬仞。于是乎寫就了這首傳誦一時的佳作。
詩的前兩句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,也寫了西湖的晴雨時的不同景色。“水光瀲滟晴方好”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: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,西湖水波蕩漾,波光閃閃,十分美麗。
“山色空濛雨亦奇”描寫雨天的山色:在雨幕籠罩下,西湖周圍的群山,迷迷茫茫,若有若無,非常奇妙。從第一首詩可知,這一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游宴終日,早晨陽光明艷,后來轉陰,入暮后下起雨來。而在善于領略自然并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,無論是水是山,或晴或雨,都是美好奇妙的。從“晴方好”“雨亦奇”這一贊評,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,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、開闊的胸懷。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、對應之景,情是廣泛、豪宕之情,情景交融,句間情景相對,西湖之美概寫無余,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。
詩的后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,而是遺貌取神,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。蘇軾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,把西湖之美與西施之美相比,當然無可非議。但,我們知道,歷史上還有不少女子,其美與西施相比,恐怕也差不了多少。可蘇軾為什么偏偏要選西施來比西湖呢?我想是不是有兩個原因:一是西施的家鄉(xiāng)在浙江,而且離西湖不遠;二是西施和西湖,都有個“西”字,這真是個天作之合。至于稱西施為西子,恐怕不僅是為了尊重,還與平仄有關系(第三句最后一個字要求仄聲字,而“施”是平聲字)?,F在,西湖也叫西子湖,就是源于蘇軾這首詩。對這個比喻,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:一說認為詩人“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,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”;一說認為詩人是“以晴天比濃妝,雨天比淡妝”。兩說都各有所見,各有所據。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,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,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,只是一時心與景會,從西湖的美景聯(lián)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,從西湖的“晴方好”“雨亦奇”,想象西子應也是“淡妝濃抹總相宜”,當其設喻之際、下筆之時,恐怕未必拘泥于晴與雨二者,何者指濃妝,何者指淡妝。欣賞這首詩時,如果一定要使?jié)鈯y、淡妝分屬晴、雨,可能反而有損于比喻的完整性、詩思的空靈美。
- 桂花一秋無雨亦無風,比似常年迥不同。鼻觀了無分別想,道人結心本來空。
- 送許郎中歙州判官兼黟縣嘗聞黟縣似桃源,況是優(yōu)游冠玳筵。遺愛非遙應臥理,祖風猶在好尋仙。朝衣舊識熏香史,祿米初營種秫田。大抵宦游須自適,莫辭離別二三年。
- 題達卿侄別墅吾門不幸去華亡,賴有高才出雁行。自擬退之稱稍黠,孰云白也是陽狂。表阡鶴許儂歸老,飲硯虹為汝發(fā)祥。它日雛鶯燎黃誥,分墦應許及聯(lián)墻。
- 上廣東漕使黃郎中中兮和茇,和兮中之茁。潛鞠兮中和,篤生兮人物。
- 依韻和行之都官芭蕉詩看取有心常不展,亦知隨分坼佳葩。無端大葉映蓮幕,卻笑菖蒲罕見花。
- 醉蓬萊(竄易前詞)對朝云叆叇,暮雨霏微,翠峰相倚。巫峽高唐,鎖楚宮佳麗。蘸水朱門,半空霜戟,自一川都會。虜酒千杯,夷歌百轉,迫人垂淚。人道黔南,去天尺五,望極神京,萬重煙水。懸榻相迎,有風流千騎。荔臉紅深,麝臍香滿,醉舞裀歌袂。杜宇催人,聲聲到曉,不如歸是。
- 雜體詩 袁太尉淑從駕宮廟禮哀敬。枌邑道嚴玄。恭潔由明祀肅駕在祈年。詔徒登季月。戒鳳藻行川。云斾象漢徙。宸網擬星懸。朱棹麗寒渚。金鑁映秋山。羽衛(wèi)藹流景。彩吹震沉淵。辨詩測京國。履籍鑒都鄽。氓謠響玉律。邑頌被丹弦。文軫薄桂海。聲教燭冰天。和惠頒上笏。恩渥浹下筵。幸侍觀洛后。豈慕巡河前。服義方無沬。展歌殊未宣。
- 沖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題韻二首石佛如今安在哉,至人無往亦無來。山僧顧欲談遺跡,說道空巖閉不開。
- 題童壽卿博雅堂會道莫如約,要識胸中真。講學亦貴博,不廢紙上陳。王充與李邕,世豈無若人。中秘未許見,市肆何所聞。童君家多書,乃為我輩慮。安用蓬萊山,萬卷皆聚此。又復附益之,秦碑及周鼓。剡溪來楮生,歙穴會石友。持此分雅俗,清渭映濁涇。不賄屋自潤,無爵身亦榮。好事時相過,不憚倒屣迎。揮麈言有味,寂如無市聲。孰如漢中郎,孰似楚左史。孰能誦亡書,孰解作奇字。是中猶淵海,隨取即隨有?;騿栙Z幾何,還可商度否。掀髯笑謝客,吾非鬻書叟。
- 晚庭蒼霤秋霖歇,高軒夕景遲。桐凋金井恨,蘭老玉琴悲。巢燕寒初失,風蟬晚屢移。黃昏禽語鬧,相喚宿何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