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
紅淚文姬洛水春,白頭蘇武天山雪。
君不見無愁高緯花漫漫,漳浦宴馀清露寒。
一旦臣僚共囚虜,欲吹羌管先汍瀾。
舊臣頭鬢霜華早,可惜雄心醉中老。
萬古春歸夢不歸,鄴城風(fēng)雨連天草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麝香搗成粉塵香不滅,蓮藕折成寸斷絲山絕。
歷經(jīng)萬山文姬回故鄉(xiāng),白頭蘇武心如天山雪。
不見無愁天子盡歡宴,宴后津水之濱清露寒。
一旦君臣被虜成囚徒,要吹羌管不禁淚漣漣。
北齊老臣過早添白發(fā),可惜醉夢之絲度殘年。
人說自古春回夢不回,只見鄴城風(fēng)雨草連天。
注釋
達(dá)摩支曲:樂府舞曲名。摩,一作“磨”。又名《泛蘭叢》。
麝(shè):麝香,麝腹部香腺分泌物,此物香味濃烈,為上等香料。
拗(ǎo):折斷。蓮:蓮藕。絲:蓮藕之絲,與“思”諧音。
紅淚:血紅的眼淚。文姬:漢末女作家蔡琰的字。洛水春:指蔡文姬終于回到故國及后期的漫活。洛水,水名,在今河南省,蔡文姬及董祀是陳留郡人,離洛水不遠(yuǎn),所以詩人用“洛水春”指代他們的漫活。
蘇武:西漢杜陵人,字子卿,漢武帝天漢元年(前100),他奉使出使匈奴,被匈奴扣留。天山雪:說蘇武心向漢朝,終不屈節(jié),心潔如天山的霜雪。
無愁高緯,“無愁天子”高緯。高緯,北齊后主,一位荒淫的亡國之君?;褐钙渖莩逕o度的漫活。漫慢,無邊無際。
漳浦:漳水之濱,此處指漳水之濱的鄴城。漳,漳水,源出山西,流經(jīng)鄴城(今河北省臨漳縣)。浦,水邊。
汍(wán)瀾:流淚的樣子。
舊臣:指高緯的祖、父兩代遺留下來的老臣。霜華早:指由于憂憤而過早地白了頭發(fā)。華,一作“雪”。
夢:指高緯奢侈無度的漫活。
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問答
問:《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的作者是溫庭筠
問: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是唐代的作品
問: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是什么體裁?
答:樂府
問:搗麝成塵香不滅,拗蓮作寸絲難絕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搗麝成塵香不滅,拗蓮作寸絲難絕 出自 唐代溫庭筠的《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》
問:搗麝成塵香不滅,拗蓮作寸絲難絕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搗麝成塵香不滅,拗蓮作寸絲難絕 的下一句是 紅淚文姬洛水春,白頭蘇武天山雪。
問:出自溫庭筠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溫庭筠名句大全
雜曲歌辭。達(dá)摩支賞析
“搗麝成塵香不滅,拗蓮作寸絲難絕”。香諧“相”音;絲諧“思”音,合取相思之意。這兩個比喻句,與李商隱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同一機(jī)杼?!皳v麝成塵”、“拗蓮作寸”,顯示所受戕害凌遲之難忍。但盡管如此,仍然“香不滅”、“絲難絕”,尤見情意綿邈,之死靡它。然而這所詠相思,卻非兒女私情。三、四兩句“紅淚文姬洛水春,白頭蘇武天山雪”,均為倒文,意思是:文姬紅淚如洛水春汛,蘇武白頭似天山雪峰。東漢女詩人蔡文姬,戰(zhàn)亂中為胡人所虜,身陷匈奴十二年,她的《胡笳十八拍》有“十拍悲深兮淚成血”句,“紅淚”當(dāng)由此來;又,文姬河南人,故有洛水之喻。漢武帝時出使匈奴的蘇武被無理扣留一十九載,在塞外牧羊,備受艱辛。天山與洛水,一在塞北,一在中原,兩句互文見義,同是身在匈奴,心在漢朝的意思;血淚如渙渙春水,白頭似皚皚雪山,則以富于浪漫色彩的奇想,極寫苦戀父母之邦的浩茫心事。以上是詩的第一層,借比喻、典故,渲染故國之思,是進(jìn)入正題前的序曲。
第二層四句:“君不見無愁高緯花漫漫,漳浦宴馀清露寒。一旦臣僚共囚虜,欲吹羌管先汍瀾?!边\(yùn)用對比手法,寫高緯縱欲亡國,是全詩的主體?!熬灰姟?,是七言古詩的句首語,用在首句或關(guān)鍵處,起呼告及引起注意的作用。北齊后主高緯,565—576年在位,是一個極荒唐的昏君,曾作“無愁之曲”,自彈琵琶而歌,侍和者百余人,時稱“無愁天子”。北周攻齊,高緯和兒子高恒出逃,為周軍所獲,押送長安,從臣韓長鸞等亦被俘。后來北周以謀反為名,將他們一齊處死。這一層,前兩句寫齊亡以前。“無愁”,譏諷高緯臨危茍安,終日耽于淫樂;“花漫漫”,形容豪華奢靡,一片花花世界。齊都鄴城(今河南安陽)臨漳水,故云“漳浦”;宴余夜深,清露生寒,既表現(xiàn)宮廷飲宴之無度,又借宴后的沉寂反襯宴時的熱鬧,令人想象那燈紅酒綠、鼓樂喧闐的狂歡場面和主醉臣酣、文恬武嬉的末世景象,終究不無終了之時。后兩句寫齊亡之后,高緯君臣在長安為北周階下囚,終日忍辱飲恨,往事不堪回首;偶以羌笛尋樂,也只是徒然引起漳浦舊夢,曲未成而淚先流。汍瀾,流淚貌,承“紅淚文姬洛水春”行文,意謂高緯在北國的處境比蔡文姬在匈奴更加難堪。
第三層前兩句“舊臣頭鬢霜華早,可惜雄心醉中老”,照應(yīng)“白頭蘇武天山雪”,寫北齊遺民的亡國之恨。多少鄴都舊臣,空懷復(fù)國之心,苦無回天之力,只好深居醉鄉(xiāng),借酒澆愁,一任歲月蹉跎,早生華發(fā),豈不可嘆可憐!后兩句“萬古春歸夢不歸,鄴城風(fēng)雨連天草”,暗示憂勞興國、逸豫亡身的道理,萬古皆然,對晚唐統(tǒng)治者敲起警鐘。年復(fù)一年,代復(fù)一代,自然界的春天歲歲如期歸來,鄴城繁華的春夢卻一去不返,唯見連天荒草在凄風(fēng)冷雨中飄搖,與當(dāng)年“無愁高緯花漫漫,漳浦宴馀清露寒”的盛況互相映襯,令人油然而興今昔滄桑的慨嘆,并從中悟出盛衰興亡之理。全詩以景物描寫作尾聲,含有余音不盡的妙趣。
這首七古在藝術(shù)上的一個顯著特點(diǎn),是緣情造境,多方烘托。詩的主旨在于揭示高緯亡齊的歷史教訓(xùn),而歌詠本事的詩句卻只有六句,下余六句,開頭四句和結(jié)尾二句都是為渲染亡國之恨而層層著色的:先以麝碎香存、藕斷絲連的比興,寫相思的久遠(yuǎn);再用蔡文姬、蘇武羈留匈奴的典故,寫故國之思的痛切;而在敘述北齊亡國的血淚遺事之后,更越世代而下,以“鄴城風(fēng)雨連天草”的衰敗景象,抒寫后人的嘆惋感傷。這樣反復(fù)地烘托渲染,從時間、空間、情思各方面擴(kuò)展意境,大大豐富了詩的形象,增強(qiáng)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。
?。ㄚw慶培)
- 金陵雜興二百首蘼蕪澗邊春草青,桃葉渡頭江水生。女郎到此歌一曲,不盡今來古往情。
- 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閣春帖子柳色侵宮瓦,花陰覆綺疏。鵲爐煙馥郁,賸閱妙乘書。
- 致中招原仲游武夷病暑冠裳與體忘,一廛幽僻得深藏。微風(fēng)時度澗光活,殘日忽無山氣涼。但想子綦方隱幾,終慚南郭謾連墻。何時九曲尋幽事,船尾應(yīng)須著漫郎。
- 補(bǔ)疏齋題鵝湖客來誰與期,微鐘度山椒。松風(fēng)如起予,間以笙與簫。逸響諒斯存,幽蹤莽難招。極目不知還,新詩坐泬寥。
- 金錯刀行黃金錯刀白玉裝,夜穿窗扉出光芒。丈夫五十功未立,提刀獨(dú)立顧八荒。京華結(jié)交盡奇士,意氣相期共生死。千年史冊恥無名,一片丹心報天子。爾來從軍天漢濱,南山曉雪玉嶙峋。嗚呼!楚雖三戶能亡秦,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!
- 玉蝴蝶望處水寒云繞,倚欄千里,澹蕩晴暉。夢燕門闌,和氣喜動簾幃。舞裀重、花明彩鳳,歌扇小、香暖金猊。漏聲遲。洞天秋曉,風(fēng)露霏霏。嘉時。謫仙高宴,華分玉蠟,艷列文姬。玉樹臨風(fēng),自然老月中枝。酒腸寬、胸容云夢,詞源壯、筆勇助溪。且追隨。佇看飛詔,穩(wěn)步沙堤。
- 風(fēng)入松麹塵風(fēng)雨亂春晴?;ㄖ睾p。珠簾卷上還重下,怕東風(fēng)、吹散歌聲。棋倦杯頻晝永,粉香花艷清明。十分無處著閑情。來覓娉婷。薔薇誤罥尋春袖,倩柔荑、為補(bǔ)香痕??嗪尢澌N驚夢,何時翦燭重盟。
- 曉發(fā)富陽縣長山礲石片帆斜,小雨初晴日眩沙?;厥走b看富陽縣,青煙低罩一叢花。
- 十報恩 贈陘陽張書表六旬有四卦將休。猛悟灰心離俗游。訪我搜真歸正覺,搜玄索隱做持修。頭分丫髻云霞友,手顯擎拳風(fēng)月儔。稽首更明珍重理,自然得去赴瀛
- 山石榴花十二韻曄曄復(fù)煌煌,花中無比方。艷夭宜小院,條短稱低廊。本是山頭物,今為砌下芳。千叢相向背,萬朵互低昂。照灼連朱檻,玲瓏映粉墻。風(fēng)來添意態(tài),日出助晶光。漸綻胭脂萼,猶含琴軫房。離披亂剪彩,斑駁未勻妝。絳焰燈千炷,紅裙妓一行。此時逢國色,何處覓天香??趾显越痍I,思將獻(xiàn)玉皇。好差青鳥使,封作百花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