勸農有感三首問答
問:《勸農有感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勸農有感三首的作者是高斯得
問:勸農有感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勸農有感三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井卦分明說勞農,周人田制寓其中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井卦分明說勞農,周人田制寓其中 出自 宋代高斯得的《勸農有感三首》
問:井卦分明說勞農,周人田制寓其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井卦分明說勞農,周人田制寓其中 的下一句是 但令此念純無已,可使吾民養(yǎng)不窮。
問:出自高斯得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高斯得名句大全
- 大唐歌舟張辟雍。鶬鶬相從。八風回回。鳳皇喈喈。
- 寶繪堂記標簽:哲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。寓意于物,雖微物足以為樂,雖尤物不足以為病。留意于物,雖微物足以為病,雖尤物不足以為樂。老子曰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田獵令人心發(fā)狂。”然圣人未嘗廢此四者,亦聊以寓意焉耳。劉備之雄才也,而好結髦。嵇康之達也,而好鍛煉。阮孚之放也,而好蠟屐。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,而樂之終身不厭?! 》参镏上玻阋詯側硕蛔阋砸迫苏?,莫若書與畫。然至其留意而不釋,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。鐘繇至以此嘔血發(fā)冢,宋孝武、王僧虔至以此相忌,桓玄之走舸,王涯之復壁,皆以兒戲害其國兇此身。此留意之禍也?! ∈嘉嵘贂r,嘗好此二者,家之所有,惟恐其失之,人之所有,惟恐其不吾予也。既而自笑曰:吾薄富貴而厚于書,輕死生而重于畫,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?自是不復好。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,然為人取去,亦不復惜也。譬之煙云之過眼,百鳥之感耳,豈不欣然接之,然去而不復念也。于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?! ●€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里,而其被服禮義,學問詩書,常與寒士角。平居攘去膏粱,屏遠聲色,而從事于書畫,作寶繪堂于私第之東,以蓄其所有,而求文以為記??制洳恍叶愇嵘贂r之所好,故以是告之,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?! ∥鯇幨昶咴露沼?。
- 念奴嬌十年舊事,醉京花蜀酒,萬葩千萼。一棹歸來吳下看,俯仰心情今昨。強倚雕闌,羞簪雪鬢,老恐花枝覺??〕钛?,霧中相對依約。聞道家宴團欒,光風轉夜,月傍西樓落。打徹梁州春自遠,不飲何時歡樂。沾惹天香,留連國艷,莫散燈前酌。襪塵生處,為君重賦河洛。
- 新冬傷逝呈李殿丞惡老今逼衰,孤寂仍足悲。寒風一夜起,曩事無不思。手澤在故物,默歷非故時。夢寐猶平常,反悟恨莫追。人生苦情累,安得木石為。賴有同舍郎,相語強解頤。
- 看梅歸馬上戲作平明南出笮橋門,走馬歸來趁未昏。漸老更知閑有味,一冬強半在梅村。本為梅花判痛飲,卻嗅梅香消宿酲。日欲落時始上馬,青羊宮前聞發(fā)更。
-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金陵已去國,銅梁忽背飛。失路遠相送,他鄉(xiāng)何日歸。靈關九折險,蜀道二星遙。乘槎若有便,希泛廣陵潮。
- 己酉夏偶興兩燈射壁兩重光,一影俱生一影傍。假使百燈同一室,百身還只一身忙。
- 月下梅花天恐梅花不耐寒,遣將孤月問平安。未須一夜都開盡,留取前前后后看。
- 真母吳氏挽詞二首族昔多名婿,今觀子更奇。他年槐樹讖,早歲柏舟詩。割股延姑壽,抽簪活眾饑。事皆堪入史,何必墓傍碑。
- 秦王纜船石色陰長帶雨,疑是白云根。欲問東巡事,今猶不敢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