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井邊的梧桐在淅瀝的秋風秋雨中漸漸老去,所愛之人的蹤跡也在蟋蟀的嗚叫中慢慢消失。所愛之人經(jīng)行之處,如今已荒無人跡,布滿了青苔。此時舊地重游,即便拾得美人遺下的翡翠頭飾,也無法對人明言,只能徒自傷感。
回廊之處曾經(jīng)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跡,而今舊地重游,相思成灰。獨倚回廊,只有天邊落月孤獨相伴。吹滅燈火,在月光下走近花陰,尋找過去的蹤跡。十年前的蹤跡宛然猶在,十年前的那顆心還依然在胸膛跳動。時光流逝,歲月無情,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歷久旎新彌新,難以忘懷。
注釋
原為唐教坊曲,后用為詞牌名。此調(diào)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后地下開出一朵鮮花,因以為名。又名“一江春水”“玉壺水”“巫山十二峰”等。雙調(diào)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為兩仄韻轉(zhuǎn)兩平韻。
銀床:指井欄。一說為轆轤架。
淅(xī)瀝(lì):象聲詞,形容風雨聲、落葉聲等。
屧(xiè)粉:借指所戀之女子。屧,為鞋的襯底,與粉字連綴即代指女子。
秋蛩(qióng):蟋蟀。
采香:指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的去處。
蹙(cù):聚攏,聚集。連錢:草名,葉呈圓形,大如錢。
翠翹(qiào):女子的首飾。
回廊:用春秋吳王“響履廊”之典。宋范成大《吳郡志》:“響履廊,在靈巖山寺。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履,廊虛而響,故名?!逼溥z址在今蘇州市西靈巖山。作者詞中多次提及此地,是納蘭性德與戀人開始戀情的地方。
就:走進,接近。
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問答
問:《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的作者是納蘭性德
問: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是清代的作品
問: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銀床淅瀝青梧老,屧粉秋蛩掃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銀床淅瀝青梧老,屧粉秋蛩掃 出自 清代納蘭性德的《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》
問:銀床淅瀝青梧老,屧粉秋蛩掃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銀床淅瀝青梧老,屧粉秋蛩掃 的下一句是 采香行處蹙連錢,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。
問:出自納蘭性德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納蘭性德名句大全
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賞析
“銀床”是井欄的美稱,也稱轆轤架?!颁罏r”象指風雨,落葉聲。“屧”為鞋的襯底。此處代指伊人行蹤?!磅具B錢”指結(jié)滿野草苔痕。“翠翹”為女子頭飾物,形狀像青色小鳥。
“銀床淅瀝青梧老“遙應下闋尾句所點及的十年,而“屧粉秋蛩掃”一句,則深化了前一句的寫景,在井闌、庭樹、落葉之外,又添了蟲鳴,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,如現(xiàn)眼前?!皩苑矍矧藪摺币痪滹h然起思情,由實景入虛,秋蟲聲聲,芳草小徑幽幽,伊人的芳蹤已失,再也喚不回。“采香行處蹙連錢,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。”這句又從虛景回轉(zhuǎn),好象一個人,從杳然的往事中猛然驚醒,回到現(xiàn)實。這句寫他走到戀人曾經(jīng)行經(jīng)處,那里已是苔痕碧碧草凄凄,在草叢間偶然拾得她戴過的翠翹玉簪,胸中無限傷感卻無可傾訴。
何恨不能言,隱隱透出此詞悼念的并非盧氏,而是容若青梅竹馬的戀人。唯此,才有拾得翠翹不可言的遺恨。
下闋所說的是容若故地重游,獨立于花陰月影之下,心潮起伏。回廊,應是他和戀人昔日常常逗留約會的地方。而今天上明月依舊,地上人事已非。月華柔軟如水又怎樣呢,密密裹住的,再不是相依相偎的兩個人。
- 用蘇昌齡韻,賦李紫筼白云窗紫筼之筼筼滿林,白云之云云復深。忽見南山有真意,時聞好鳥流清音。盆翻玉女當窗雪,棋款仙樵石幾陰。為子朗歌成古調(diào),寫以老鐵解廬琴。
- 云湖山云中丹井出天然,白石當年煮尚堅。洗耳不留塵世事,松陰高居伴神仙。
- 春暮卷中未有好詩看,草滿池塘夢已殘??陀植粊泶河帜?,一簾新雨杏花寒。
- 二月十九日同兩都監(jiān)沅陵令尉餞敘浦簿公子興隨處野花發(fā),所須村酒沽。江平初出岸,山好漸成圖。從此經(jīng)行地,能留物色無。少陵那老蜀,張翰政思吳。
- 奉和御製會慶殿宴禁門乘曉會,宴豆示慈伸。激水龍騰久,儀韶鳳降頻。云章流漢筑,衢酒洽堯民。百辟皆星拱,兢兢奉北辰。
- 秋近石榴萱草并成空,又見墻陰莧葉紅。茶釅頗妨千里夢,簟涼初怯五更風。新瓜落刃冰盤里,晚燕添巢畫閣中。身健流年俱可樂,故人自欠一尊同。
- 晚望春濃已伴客愁濃,門掩雨余江上峰。莫道夕陽無一事,遠顰眉黛更千重。
- 失調(diào)名入到春來轉(zhuǎn)見愁。
- 登城病來萬事懶自宜,高城有樓閑登躋。來期清風脫日熱,坐厭遠日看天低。閑郊草樹漫蒙昧,落日燕雀爭依棲。臨風一嘆人不會,直氣飛去添虹霓。
- 臨江仙閑向北邙山下過,侵天檜柏寒松。愁云慘淡罩群峰。昭陽岡上,墳列千層。也有周秦并漢魏,齊梁晉宋唐宗。哀聲歌舉送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