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歌·東皇太一
翻譯和注釋
譯文
吉祥的日子,良好的時光,恭恭敬敬娛樂天神東皇。
手撫著鑲玉的長劍劍柄,身上的佩玉和鳴響叮當(dāng)。
精美的瑤席玉瑱壓四方,擺設(shè)好祭品鮮花散芳香。
蕙草包祭肉蘭葉做襯墊,獻(xiàn)上桂椒釀制的美酒漿。
舉鼓槌敲得鼓聲咚咚響,疏節(jié)奏緩拍節(jié)聲調(diào)安詳,又吹竽又鼓瑟放聲歌唱。
巫女舞姿美服裝更漂亮,芬芳的香氣溢滿大廳堂。
宮商角徵羽五音齊合奏,衷心祝神君快樂又健康。
韻譯
吉祥日子好時辰,恭敬肅穆娛上皇。
手撫長劍玉為環(huán),佩玉鏗鏘聲清亮。
華貴坐席玉鎮(zhèn)邊,滿把香花吐芬芳。
蕙草裹肉蘭為墊,祭奠美酒飄桂香。
高舉鼓槌把鼓敲,節(jié)拍疏緩歌聲響,
竽瑟齊奏樂音強(qiáng)。
群巫嬌舞服飾美,香氣四溢香滿堂。
眾音齊會響四方,上皇歡欣樂安康。
注釋
①吉日:吉祥的日子。辰良:即良辰。
②穆:恭敬肅穆。愉:同“娛”,此處指娛神,使神靈愉快、歡樂。上皇:即東皇太一。
③珥指劍柄上端像兩耳突出的飾品。
④璆(qiu2求):形容玉石相懸擊的樣子。鏘:象聲詞,此處指佩玉相碰撞而發(fā)出的聲響。
⑤瑤席:珍貴華美的席墊?,?,美玉。玉瑱(zhen4鎮(zhèn)):同“鎮(zhèn)”,用玉做的壓席器物。
⑥盍(he2合):同“合”,聚集在一起。瓊芳: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。瓊,赤色玉。
⑦蕙:香草名,蘭科植物。肴蒸:大塊的肉。藉:墊底用的東西。
⑧椒漿: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。
⑨枹(fu2伏):鼓槌。拊(fu4附):敲擊。
⑩安歌:歌聲徐緩安詳。
⑾陳:此處指樂器聲大作。浩倡:倡同“唱”;浩倡指大聲唱,氣勢浩蕩。
⑿靈:楚人稱神、巫為靈,這里指以歌舞娛神的群巫。偃蹇:指舞姿優(yōu)美的樣子。姣服:美麗的服飾。
⒀芳菲菲:香氣濃郁的樣子。
⒁五音:指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種音調(diào)。繁會:眾音匯成一片,指齊奏。
⒂君:此處指東皇太一。
九歌·東皇太一問答
問:《九歌·東皇太一》的作者是誰?
答:九歌·東皇太一的作者是屈原
問:九歌·東皇太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九歌·東皇太一是先秦的作品
問:九歌·東皇太一是什么體裁?
答:楚辭
問:出自屈原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屈原名句大全
九歌·東皇太一賞析
【簡析】:
《星經(jīng)》記載:“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,天帝神,主十六神?!?br/>《莊子·天地篇》云:“主之以太一”,成玄英注:“太者,廣大之名。一以不二為稱,言大道曠蕩,無不制圍,囊括萬有,通而為一,故謂之太一也?!蓖跻葑ⅲ骸疤?,星名,天之尊神。祠在楚東,以配東帝,故云東皇?!?br/>《漢書·郊祀志》曰:“天神貴者太一?!薄盎省笔亲钭鹳F的神的通稱,“太一”在楚人中是東方最尊貴的天帝之神。
【賞析】
作為《九歌》的開首篇,《東皇太一》在全詩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與意義。雖然自東漢王逸以來,歷代注家對東皇太一是天神的說法,并無歧異之見,然而它究竟是什么神,卻諸說不一?!段倪x》唐五臣注云:“太一,星名,天之尊神,祠在楚東,以配東帝,故云東皇。”認(rèn)為東皇太一是東帝;洪興祖《楚辭補(bǔ)注》與朱熹《楚辭集注》皆承襲其說,何焯《義門讀書記》與馬其昶《屈賦微》則認(rèn)為是戰(zhàn)神;聞一多又以為是伏羲;還有以為太乙、齊國上帝的,不一而足。
其實,“太一”在屈原時代并不是神,它在“東皇太一”中不可能充當(dāng)神的稱謂;而“東皇”,由于先秦時代的東——春對應(yīng)等關(guān)系,表明了它乃是春神的指稱。在沒有更確鑿材料發(fā)現(xiàn)之前,“東皇太一”應(yīng)是春神的說法可以成立。至于“太一”,在這里的含義是始而又始,象征起始與開端。
詩一開首,先交待祭祀的時日——因是祭春神,故時日當(dāng)在春天。選擇春日的吉良時辰,人們準(zhǔn)備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——春神——東皇太一,讓其愉悅地降臨人世,給人間帶來萬物復(fù)蘇、生命繁衍、生機(jī)勃發(fā)的新氣象。主持祭祀的主祭者撫摸長劍上的玉珥,整飭好服飾,恭候春神降臨。開頭四句,簡潔而又明了地寫出了祭祀的時間與祭祀者們對春神的恭敬與虔誠。
繼而描述了祭祀所必備的祭品:瑤席,玉瑱,歡迎春神的楚地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肴美酒。這一切,配合著繁音急鼓、曼舞浩唱,告訴人們,春神將要降臨了。整個祭祀氣氛開始進(jìn)入高潮。
末尾四句,是全詩的尾聲,也是祭祀的高潮——春神于此時降臨了?!百儒抠怄薄谴荷衩烂顒尤说奈枳伺c外表,“芳菲菲兮滿堂”——是春神帶來的春的氣息與氛圍。歡迎祈盼的人們于是鐘鼓齊奏、笙簫齊鳴,使歡樂氣氛達(dá)到最高潮。末句“君欣欣兮樂康”,既是春神安康欣喜神態(tài)的直接描繪,也是祭祀的人們對春神降臨所表露的欣喜心態(tài)。
全詩篇幅雖短,卻層次清晰,描寫生動,氣氛熱烈,給人一種既莊重又歡快的感覺,充分表達(dá)了人們對春神的敬重、歡迎與祈望,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,給人類的生命繁衍、農(nóng)作物生長帶來福音。
屈原以不同于《九歌》它篇的寫法,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,生動展現(xiàn)了祭神的整個過程和場面,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。(徐志嘯)
- 霜一夜新霜著瓦輕,芭舊心折敗荷傾。奈寒惟有東籬菊,金蕊繁開曉更清。
- 章靖馮公哀詞風(fēng)旌引素轅,歌紼遠(yuǎn)猶喧。此路成千古,何人嘆九原。未亡鐘淑儷,不朽寄空言。兄子今為后,春秋無餒魂。
- 李端叔見寄次韻君文豪贍無與儔,使我吟諷忘離憂。浩如沅湘起陽侯,翻星轉(zhuǎn)日吞數(shù)州。華章藻句饒風(fēng)力,頃刻朱紅迷畛域。一班縱復(fù)為管窺,萬派終難以蠡測。區(qū)區(qū)文墨倦高情,解鞅還游恍惚庭。半槽新水六尺簟,臥視云物行空青。伊我籃輿抵京縣,溽暑黃埃負(fù)初愿。君家只在御城東,彌月不能三兩見。求仙未若醉中真,蟻斗蛾飛愁殺人。清都夢斷理歸棹,回首一樹瓊枝新。歸來草木春風(fēng)換,世事蝟毛那可算。幸謝故人頻寄書,莫笑元郎自呼漫。
- 煉丹觀天地為爐變化間,丹砂點石石成丹。丹成遺灶空陳跡,留與高人圖畫看。
- 憶江南舊游二首山陰道上桂花初,王謝風(fēng)流滿晉書。曾作江南步從事,秋來還復(fù)憶鱸魚。曲水三春弄彩毫,樟亭八月又觀濤。金罍幾醉烏程酒,鶴舫閑吟把蟹螯。
- 和皇太子梅詩二首梅仙蹈雪步生塵,儲后梅詩雪共新。玉句金章云錦字,問天覓得隔年春。
- 自詠龜屋裁小冠,鹿皮制短裘。陸駕少游車,水泛淵明舟。山澤與城市,有路即可游?;驎r一飯去,間亦旬日留。方見草木萌,忽已天地秋。淘丹云澗冷,采藥乳穴幽。逢人亦欣然,有問乃不酬。摩挲金銅人,千載寄悠悠。
- 九華山將齊華岳猶多六,若并巫山又欠三。好是雨余江上望,白云堆里潑濃藍(lán)。
- 別曼叔歲晏多感慨,況復(fù)餞之子。騰裝指近邑,弭蓋眷同里。日薄古原樹,天寒石橋水。毋為少別念,春風(fēng)候車軌。
- 微之就拜尚書居易續(xù)除刑部因書賀意兼詠離懷我為憲部入南宮,君作尚書鎮(zhèn)浙東。老去一時成白首,別來七度換春風(fēng)。簪纓假合虛名在,筋力銷磨實事空。遠(yuǎn)地官高親故少,些些談笑與誰同?
- 獨詔胡衣出,天花落殿堂。——— 崔道融漢宮詞
- 早梅發(fā)高樹,迥映楚天碧——— 柳宗元早梅
- 明日鳳池歸路、隔清塵。——— 陳師道南柯子/南歌子
- 仙風(fēng)綠鬢朱顏——— 趙福元沁園春(壽黃虛庵·三月廿九)
- 錫杖徐飛向何處,檻前山水自為容——— 趙蕃題黃溪壁二首
- 萬物情難逃,千古疑皆決——— 魏野夏夜與魏野陳越會宿河亭聯(lián)句三十韻
- 草色朝朝碧,桃花歲歲紅——— 戴復(fù)古張子明索賦永齋詩若之久矣杜撰四十字以還冷
- 莎草江汀漫晚潮,翠華香撲水光遙——— 唐彥謙翡翠
- 三洪華閥,自應(yīng)生此人瑞——— 王邁念奴嬌(壽洪運管·五月初五)
- 結(jié)伴關(guān)西去。——— 王哲黃鶴洞中仙一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