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湖夾阻風五首
故應菅蒯知心腹,弱纜能爭萬里風。
此生歸路愈茫然,無數(shù)青山水拍天。
猶有小船來賣餅,喜聞墟落在山前。
我行都是退之詩,真有人家水半扉。
千頃桑麻在船底,空余石發(fā)掛魚衣。
日輪亭午汗珠融,誰識南訛長養(yǎng)功。
暴雨過云聊一快,未妨明月卻當空。
臥看落月橫千丈,起喚清風得半帆。
且并水村欹側(cè)過,人間何處不巉巖。
注釋
② 捍索,船桅兩旁的索。
③ 菅(音jiān)、蒯(音kuǎi),草繩,用以編纜的。
④ 并,傍。
⑤ 巉巖,山石險峻。這里借喻人生道路上的難行。
慈湖夾阻風五首問答
問:《慈湖夾阻風五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慈湖夾阻風五首的作者是蘇軾
問:慈湖夾阻風五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慈湖夾阻風五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捍索桅竿立嘯空,篙師酣寢浪花中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捍索桅竿立嘯空,篙師酣寢浪花中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慈湖夾阻風五首》
問:捍索桅竿立嘯空,篙師酣寢浪花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捍索桅竿立嘯空,篙師酣寢浪花中 的下一句是 故應菅蒯知心腹,弱纜能爭萬里風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慈湖夾阻風五首賞析
蘇軾臥看落月橫千丈,起喚清風過半帆。且并水村欹側(cè)過,人間何處不峨巖!慈湖夾--在今安徽當涂縣北。阻風--乘船為風浪所阻。起喚清風--有經(jīng)驗的老船工,在審察風勢將轉(zhuǎn)時,往往長嘯呼喚,使人感到風轉(zhuǎn)是由呼喚而來。并--此處作"傍"解。欹(音機)側(cè)--歪斜,不平穩(wěn)。前兩句說,躺在船上,看到天邊月落的地方云橫千丈,啊,天將破曉了,老船工急急爬起來,呼喚得半帆清風,加緊開船。三四句說,暫且傍著臨江的小村,傾斜搖蕩地駛過險段,這當然有一定的風險,但是,人世間又有何處不是峭壁危巖呢!
小詩寓哲理于形象之中,借助日常景物表現(xiàn)作者直面現(xiàn)實,不避艱險,隨遇而安的人生態(tài)度。
- 燕歌行北風刮地愁云彤,草木爛死黃塵蒙。撾鞞伐鼓聲咚咚,金鞍鐵馬搖玲瓏。將軍浩氣吞長虹,幽并健兒膽力雄。戰(zhàn)車軋軋馳先鋒,甲戈相撥聲摩空。雁行魚貫彎角弓,披霜踏雪渡海東。斗血浸野吹腥血,捐軀報國效死忠。鼓衰矢竭誰收功,將軍卸甲入九重。錦袍宣賜金團龍,天子錫宴葡萄宮。烹龍炰鸞割駝峰,紫霞瀲滟琉璃鍾。天顏有喜春融融,乞與窈窕雙芙蓉?;⒎骞僖骜?,歸來賀客皆王公。戟門和氣春風中,美人左右如花紅。朝歌夜舞何時窮,豈知沙場雨溼悲風急,冤魂戰(zhàn)鬼成行泣。
- 臘日同朱學諭登翠麓亭緩行循翠麓,凝睇俯清灣。舟楫薦花外,江山夕照間。天寒雖日短,歲晚亦身閑。高樹梅初發(fā),與君相共攀。
- 題村舍呈德瞻友二月陽和花正繁,軟風輕扇筍斑斑。揚鞭江路心無事,問舍求田過淺山。
- 送松坡下第調(diào)官南歸同點龍門額,君先賦式微。自憐為客久,不忍送人歸。受鉞張油幙,行囊富彩衣。江干回首處,云樹兩依依。
- 少年游 端午贈黃守徐君猷銀塘朱檻曲塵波。圓綠卷新荷。蘭條薦浴,菖花釀酒,天氣尚清和。好將沈醉酬佳節(jié),十分酒、一分歌。獄草煙深,訟庭人悄,無吝宴游過。
- 西齋睡起綠云山麥層層綠,紅雨豀桃處處老殘。老去見花如隔霧,可堪不得霧中看。
- 林景思寄贈五言,以長句謝之華亭花沉虞卿,惠山尤延之。每見無雜語,只說林景思。試問景思有何好,佳句驚人人絕倒。句句飛從月外來,可羞王公薦穹昊。若人乘云駕天風,秋衣剪菊裁芙蓉。暮宿銀漢朝蓬花,我欲從之東海東。西湖柳色二三月,相逢一笑冠纓絕。醉招和靖叫東坡,一吸西湖湖欲竭。我醉自眠君自顛,路人往往指作仙。此輩何曾識此樂,識與不識俱可憐。別時花開今巳落,思君令人瘦如鶴。夢里隨君攜花瓢,同登天臺度石橋。瀑泉界天瀉云屈,長松拔地挽煙霄。與君聯(lián)句章末了,帝城鍾動西峰曉。海風吹隨花枝,乃是先生寄我詩。火云燒江江水沸,君詩清涼過於水。定知來自雪巢底,恍然坐我天臺寺。
- 春晚即事漁村樵市過殘春,八十三年老病身。殘?zhí)斢位昝缈视辏砰T憂國復憂民。
- 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適字大名掩諸古,獨斷無不適。德遂天下宗,官為幕中客。驪山浮云散,灞岸零雨夕。請業(yè)非遠期,圓光再生魄。
- 前詩似盡意別成二小詩已分都將命乞花,恩多成怨莫傷嗟。玉容紅淚猶堪憶,織手拳頭盡好夸。
- 朝來取飯化,乃是維摩遣。——— 蘇軾明日,南禪和詩不到,故重賦數(shù)珠篇以督之,
- 令君藻翰輩古先,脫口一可樂石刊——— 陳造次韻楊宰花石網(wǎng)遺石
- 云來樹收影,雨過土生香——— 陸游六月十四日微雨極涼
- 河橋酒熟平生事,更向東流奠一厄。——— 許渾題故李秀才居
- 如何杜陵老,獨喜贊公房——— 釋慧空靜香軒
- 東龜不食西征缺,南雁難期北信疏——— 葉茵別曾源一
- 未必形模似,良由意象高——— 趙蕃題舊日所藏晉陶淵明采區(qū)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畫
- 突兀陰山迥,蒼茫朔野寬——— 楊巨源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,先寄二十韻
- 水際風生爽拂裾,比鄰自集不勞呼。——— 陸游溪上露坐
- 感愴自應新發(fā)白,乖離可使舊盟寒——— 趙蕃李商叟舉似用南澗山字韻茶山星字韻數(shù)詩輒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