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問答
問:《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的作者是康與之
問: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是宋代的作品
問:龍蟠虎踞金陵郡,古來六代豪華盛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龍蟠虎踞金陵郡,古來六代豪華盛 出自 宋代康與之的《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》
問:龍蟠虎踞金陵郡,古來六代豪華盛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龍蟠虎踞金陵郡,古來六代豪華盛 的下一句是 縹鳳不來游,臺空江自流。
問:出自康與之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康與之名句大全
菩薩蠻令·金陵懷古賞析
宋廷南遷,圍繞定都問題,有過一段時期的爭論。
建炎三年(1129)二月,帝在鎮(zhèn)江。當時金軍正擬渡江南下,帝召從臣問計,王淵以杭州有重江之險,主張?zhí)油贾?。高宗畏敵如虎,此話正中下懷。張邵上疏曰:“今縱未能遽爭中原,宜進都金陵,因江、淮、蜀、漢、閩、廣之資,以圖恢復?!钡鄄宦?,去了杭州。紹興六年(1136)七月,張浚上奏曰:“東南形勝莫重于建康(即金陵),實為中興根本,且使人主居此,北望中原,常懷憤惕,不敢暇逸。而臨安(即杭州)僻在一隅,內(nèi)則易生玩肆,外則不足以號召遠近,系中原之心。請臨建康,撫三軍,以圖恢復?!边@一回因形勢好轉(zhuǎn),即于次年移蹕金陵。但八年回杭州。張守諫曰:“建康自六朝為帝王都,氣象雄偉,且據(jù)都會以經(jīng)理中原,依險阻以捍御強敵。陛下席未及暖,今又巡幸,百司六軍有勤動之苦,民力邦用有煩費之憂。愿少安于此,以系中原民心?!比欢咦谡恍呐c金人議和不以收復北方失地為大業(yè),執(zhí)意定都杭州。同年,宋金簽訂了“紹興和議”,自此南宋都定臨安。(見《宋史紀事本末》卷六十三《南遷定都》)康與之此詞,正即作于這一歷史時期。名曰“懷古”,實是“傷今”,是針對當時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和妥協(xié)政策而發(fā)的扼腕之嘆。
上闋思接千載,寫歷史長河中的金陵。金陵群山屏障,大江橫陳,是東南形勝之地,自三國吳孫權(quán)建都于此,歷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,六朝為帝王之宅,豪華競逐,盛極一時。起二句,即概述那一段燦爛輝煌的往事,以先聲奪人?!褒報椿⒕帷彼淖钟玫洌瑵h末諸葛亮出使東吳,睹金陵(時稱秣陵)山阜,有“鐘山龍蟠,石頭虎踞”之見,見《太平御覽。州郡部。敘京都》引晉張勃《吳錄》。南京山川雄偉人事繁華,可謂珠聯(lián)璧合,相得益彰。然而,宇宙無窮,山川長在;盈虛有數(shù),人事不居。三百馀年在永恒的歷史面前只是彈指一瞬。隨著政權(quán)更迭,國都無移,金陵的繁華已成古跡?!翱~鳳”二句,情緒陡落千丈,與后蜀歐陽炯《江城子》(晚日金陵岸草平)之所謂“六代繁華,暗逐逝波聲”、“北宋王安石《桂枝香·金陵懷古》之所謂六朝舊事隨流水”同一感慨。由字面可看出,明顯是化用李白《登金陵鳳凰臺》詩:“鳳凰臺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江自流?!笨~鳳,淡清色的鳳鳥。鳳凰臺,故址在今南京花盝岡。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(439),有三鳥翔集于此,狀如孔雀,五色文彩,鳴聲諧和,眾鳥群至,遂筑此臺以紀其瑞。見宋樂史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東道·升州·江寧縣》。由于李白詩為人們所熟知,而讀者不難聯(lián)想而及同詩中“吳宮花草埋幽徑,晉代衣冠成古丘”等名句,局部返觀為整體,十個字帶出了一連串意境,當年“豪華”之盛,今日蕭瑟之衰,種種畫面遂一而過。且“龍蟠虎踞”云云以“山”起,“臺空江流”云云以“水結(jié)”針縷亦極周到。
題面“金陵懷古”之意,上闋四句已足。然詞人之用心原不在“發(fā)思古之幽情”,為“懷古”而“懷古”,“懷古”的目的是為了“傷今”,故下闋即轉(zhuǎn)入此旨?!跋屡R”二句,視通萬里,置金陵于有利戰(zhàn)略地位。“全楚地”,語見唐劉長卿《長沙館中與郭夏對雨》詩“云橫全楚地”,泛指長江中游地區(qū)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,此系楚國的腹地,故云?!鞍e”,包抄而攻取。二句說金陵為長江下游的戰(zhàn)略要地,與長江中游諸重鎮(zhèn)共同構(gòu)結(jié)成包抄中原的態(tài)勢。按當時軍事方略,南宋如欲北伐收復中原失地,可于長江中、下游兩路出兵,一路自鄂州(今武漢市一帶)出荊襄,直趨河路;一路自金陵等地出淮南,迂回山東。倘若更置一軍自漢中出,攻取關(guān)陜,三路進擊,則尤佳。詞人能夠高度評價金陵在北伐事業(yè)中所占據(jù)的重要戰(zhàn)略地位,見識卓越前引張邵、張浚、張守之奏議,與康與之此詞,或為政治家之言論,或為文學家之筆墨,都代表著當時的軍心、民心。南宋愛國詞,與民族、人民的愿望息息相通。行文至此,詞情再度振起??墒?,“事無兩樣人心別”(辛棄疾《虞美人。同父見和再用前韻》),以高宗為首的南宋統(tǒng)治集團只知向金人屈膝求和,不知利用民眾力量。他們龜縮在浙東一隅,視長江天險為第二道院墻,不去利用金陵的戰(zhàn)略位置。
面對這一冷酷的現(xiàn)實,詞人的激情不禁再一次跌到冰點?!翱上Р葸B天,晴郊狐兔眠!”一聲長吁,包含著多么沉重的失望與痛苦啊。作為南宋臣民,詞人不可能直言不諱地去批揭那龍喉下的逆鱗,然而他已經(jīng)形象地告訴后人,南宋統(tǒng)治者的膽識,在六朝之下!東晉以迄梁陳,文治武功雖不甚景氣,畢竟尚有勇氣定都金陵,與北方抗衡,未至于躲得那么遠呢。
此詞的特點是,上下八句,兩兩相形,共分為四個層次,呈現(xiàn)為“揚——抑——揚——抑”的大起大落,這種章法與詞人懷古傷今時起伏的心潮吻合無間。
由起句的“龍蟠虎踞”到收句的“狐臥兔眠”,兩組意象遙遙相對,亦是匠心所在。其意蓋從北周庚信《哀江南賦》“昔之虎踞龍盤,加以黃旗紫氣,莫不隨狐兔而窟穴,與風塵而殄瘁”云云化出,更為簡潔。龍虎地而無有龍騰虎擲的形象,卻成為狐兔之樂園,此情此景,本身即是莫大的諷刺,不必更著一字,讀者已隨詞人作喟然之浩嘆矣。
- 小兒不畏虎有婦人晝?nèi)罩眯荷成隙揭掠谒?。虎自山上馳來,婦人倉皇沉水避之。二小兒戲沙上自若。虎熟視久之,至以首抵觸,庶幾其一就懼;而兒癡,竟不知?;⒁鄬ぷ淙?。噫,虎之食人,先被之以威,而不懼之人,威亦無所施歟!
- 芰荷香小瀟湘。正天影倒碧,波面容光。水仙朝罷,間列綠蓋紅幢。吹風細雨,蕩十頃、浥浥清香。人在水精中央。霜綃霧縠,襟袂收涼??罘泡p舟鬧紅里,有晴蜓點水,交頸鴛鴦。翠陰密處,曾覓相并青房。晚霞散綺,泛遠凈、一葉鳴榔。擬去盡促雕觴。歌云未斷,月上飛梁。
- 題文發(fā)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洞庭波湖水吞天去,湖風送浪還。銀山何處是,青底是君山。
- 浣溪沙(春夜)玉體金釵一樣嬌。背燈初解繡裙腰。衾寒枕冷夜香消。深院重關(guān)春寂寂,落花和雨夜迢迢。恨情和夢更無聊。
- 家園夜坐寄郭微前階微雨歇,開戶散窺林。月出夜方淺,水涼池更深。馀風生竹樹,清露薄衣襟。遇物遂遙嘆,懷人滋遠心。依稀成夢想,影響絕徽音。誰念窮居者,明時嗟陸沉。
- 送程於潛兩首溯紫催飛舄,攢紅簇去鞍。吾邦傾市送,旁邑塞涂看。清廟登犧象,明庭峙孔鸞。野翁麋鹿友,時與訊平安。
- 酷熱酷熱如小人,到處苦相侵。清風如君子,時來寬我心??釤狎?qū)不去,清風留不住。此情無以訴,吟傍陰陰樹。
- 小山之南作曲欄石磴繚繞如棧道戲作二篇羈游隨處得哦詩,掃溉軒窗每恨遲。已幻小山寬客恨,更添危磴作兒嬉。偶留塞上寧無數(shù),徑返湖邊已有期。誰遣化工娛此老,幽花微拆綠苔滋。
- 船子和尚遺跡在華亭朱涇之間圭上人即其所誅自昔吳僧標致清,經(jīng)禪之外有詩名。士衡止在東家住,恨不同聽鶴唳聲。
- 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得麾初出守,趨召遽言旋。露藿元傾日,秋槎卻上天。丹涂容蹇步,星弁許華顛。再奏皆聞罷,慚妨此路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