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問答
問:《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的作者是梅堯臣
問: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當(dāng)時丈人歿,雖少守孤兒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當(dāng)時丈人歿,雖少守孤兒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《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》
問:當(dāng)時丈人歿,雖少守孤兒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當(dāng)時丈人歿,雖少守孤兒 的下一句是 以及成名譽(yù),何嘗厭藿藜。
問: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梅堯臣名句大全
- 老人行有一老翁老無齒,處處無人問年紀(jì)。白發(fā)如絲向下垂,一雙眸子碧如水。不裹頭,又無履,相識雖多少知己。問翁畢竟何所止?笑言只在紅塵里。秋風(fēng)獵獵行云飛,老人此意無人會,目注云歸心自知。黃口小兒莫相笑,老人舊日曾年少。浪跡常如不系舟,地角天涯知自跳。亦曾樂半夜,傳籌醉朱閣。美人如花弄弦索,只恨尊前明月落。亦曾憂羈旅,他鄉(xiāng)迫暮秋。故國日邊無信息,斷鴻空逐水長流。或安貧,或安富,或爵通侯封萬戶。一任秋霜換鬢毛,本來面目長如故。水有蘋兮山有芝,人意雖存事已非。有時卻憶經(jīng)游處,都似茫茫春夢歸。爾來尤解安貧賤,不為公卿強(qiáng)陪面。皎如明月在秋潭,動著依前還不見。還不見,可奈何,空使遠(yuǎn)人增眷戀。但祗從他隨物轉(zhuǎn),青樓黃閣長相見。若相見,莫殷勤,卻是翁家舊主人。
- 送趙阜主簿罷稅無兼局,蕭然古廨寒。士稱為善類,民說是清官。力薄難推轂,身輕易起單。竹林逢大阮,試為問平安。
- 自哂草澤行吟賦楚騷,青麻衣上俗塵多。五陵年少休相笑,戲馬臺前載酒過。
- 燕燕謠(安祿山未反時有此二謠)燕燕,飛上天。天上女兒鋪白氈,氈上有千錢。
- 詠身自中風(fēng)來三歷閏,從懸軍后幾逢春。[病風(fēng)八年,凡三閏矣。]周南留滯稱遺老,[見太史公傳。]漢上羸殘?zhí)柊肴?。[見習(xí)鑿齒傳。]薄有文章傳子弟,斷無書札答交親。余年自問將何用,恐是人間剩長身。
- 蜀中九日 / 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鄉(xiāng)臺,他席他鄉(xiāng)送客杯。人情已厭南中苦,鴻雁那從北地來。
-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高秋慚非隱,閑林喜退居。老農(nóng)爭席坐,稚子帶經(jīng)鋤。竹徑難回騎,仙舟但跂予。豈知陶靖節(jié),只自愛吾廬。
- 梅四首破荒玉雪粲煙村,倚竹無言獨(dú)斷魂。三弄直須琴對越,一寒安用酒溫存。家風(fēng)巢許堪同社,心事夷齊可共論。應(yīng)出繽紛幾經(jīng)紫,一枝開處自乾坤。
- 太守林太博贈瑞香花吟諷攀翻到月斜,眾驚奇寶聚貧家。高才盍視宮中草,退士聊看屋角花。未必園丁諳樹性,更愁墨客笑姜芽。畫堂金鼎熏蘭麝,豈有天然韻可夸。
-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清生荔支代北寒齏搗韭萍,奇苞零落似晨星。逢鹽久已成枯臘,得蜜猶應(yīng)是薄刑。欲就左慈求拄杖,便隨李白跨滄溟。攀條與立新名字,兒女稱呼恐不經(jīng)。(俗有十八娘荔支。)
- 溪上有堂還獨(dú)宿,誰人無事肯重來——— 蘇軾重游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
- 明珠生老蚌,光彩射西湖——— 趙必象和文文溪慶徐固峰六十得子韻
- 芳物感幽懷,一動平生念。——— 白居易開元寺東池早春
- 自把床頭易卷看——— 丘葵客中
- 桂輿朝群辟,蘭宮列四禪——— 李嶠奉和幸大薦福寺應(yīng)制(寺即中宗舊宅)
- 遺教光文德,興王葉夢期。——— 劉禹錫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廟釋奠作
- 宰嚭一言終殺伍,大夫七事只須三——— 貫休讀《吳越春秋》
- 對劍花凝,笳葉卷,天宇塵清聲肅——— 李曾伯大
- 歷耳風(fēng)來處,凝眸天盡頭——— 吳潛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諸丈
- 杖屢無忘數(shù)來往,不妨樵路小崎嶇——— 孫應(yīng)時山庵感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