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564-13
和于中丞登越王樓問答
問:《和于中丞登越王樓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和于中丞登越王樓的作者是王嚴
問:和于中丞登越王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和于中丞登越王樓是唐代的作品
問:和于中丞登越王樓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雉堞臨朱檻,登茲便散愁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雉堞臨朱檻,登茲便散愁 出自 唐代王嚴的《和于中丞登越王樓》
問:雉堞臨朱檻,登茲便散愁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雉堞臨朱檻,登茲便散愁 的下一句是 蟬聲怨炎夏,山色報新秋。
問:出自王嚴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王嚴名句大全
- 送隱者歸羅浮春山杳杳日遲遲,路入云峰白犬隨。兩卷素書留貰酒,一柯樵斧坐看棋。蓬萊道士飛霞履,清遠仙人寄好詩。自此塵寰音信斷,山川風月永相思。
- 柳梢青 以上二首東存稿卷一回雁峰前。*弓下馬,春滿前川。云盡湘潭,深村無警,白書安眠。殷勤祖道開筵。應記取、松蘿暮煙。一曲離歌,柳梢青淺,花萼紅嫣。
- 為李少監(jiān)賦秋崖歌四時之氣秋最清,千崖風骨方崢嶸。石黛碧玉迭照映,喬松老柏森縱橫。上有白云可為佩,下有寒泉堪濯纓。樵夫仰視不敢上,鸞鶴日夜長和鳴。若有人兮似冰雪,以斯崖兮擬高潔。飲玄津兮餐玉屑,御清風兮朝帝闕。
- 夢雪殘杯失春溫,破被生夜悄。開門千山白,俯仰同一照。雖時出圭角,固自絕瑕竅。兒童勿驚怪,調(diào)汝得一笑。
- 送胡胡官知潮州自昔揭陽郡,刺史惟韓侯。韓侯初來時,問吏瀧水頭。到官諭鱷魚,夜失風雨湫。乃知抱正直,異類尚聽謀。潮雖處南粵,禮義無遐陬。勿言古殊今,唯在政教修。適聞豫章士,勇往登犀舟。不畏惡溪惡,疊鼓齊歌謳。遠持天子命,水物當自囚。更尋賢侯跡,書上揭陽樓。
- 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城郭有時變,市朝回首非。誰為遼鶴說,第一莫來歸。
- 定風波(七月望,趙俯置酒,與魯卿同泛舟登駱駝橋待月)千步長虹跨碧流。兩山浮影轉(zhuǎn)螭頭。付與詩人都總領(lǐng)。風景。更逢仙客下瀛洲。裊裊涼風吹汗漫。平岸。遙空新卷絳河收。卻怪姮娥真好事。須記。探支明月作中秋。
- 歸國遙·香玉標簽:寫人香玉,翠鳳寶釵垂簏簌,鈿筐交勝金粟,越羅春水綠。畫堂照簾殘燭,夢馀更漏促。謝娘無限心曲,曉屏山斷續(xù)。
- 初夏淡靄輕颸入夏初,一窗新綠鳥相呼。出門易倦常歸臥,著句難工但自娛?;◤降e無墮蕊,酒樓人散有空壚。閩川茶籠猶沾及,肺渴朝來頓欲蘇。
- 戲聯(lián)回文體水連天渺渺,山映月亭亭。尾櫂依鳧渚,頭船過蓼汀。鬼神號暝壑,煙霧靄疎欞。美醖浮觴玉,輕衣拂劍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