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州(寄李筠房)
正憑高送目,西風斷雁,殘月平沙。
未覺丹楓盡老,搖落已堪嗟。
無避秋聲處,愁滿天涯。
一自盟鷗別后,甚酒瓢詩錦,輕誤年華。
料荷衣初暖,不忍負煙霞。
記前度翦燈一笑,再相逢、知在那人家。
空山遠,白云休贈,只贈梅花。
甘州(寄李筠房)問答
問:《甘州(寄李筠房)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甘州(寄李筠房)的作者是張炎
問:甘州(寄李筠房)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甘州(寄李筠房)是宋代的作品
問:甘州(寄李筠房)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望涓涓、一水隱芙蓉,幾被暮云遮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望涓涓、一水隱芙蓉,幾被暮云遮 出自 宋代張炎的《甘州(寄李筠房)》
問:望涓涓、一水隱芙蓉,幾被暮云遮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望涓涓、一水隱芙蓉,幾被暮云遮 的下一句是 正憑高送目,西風斷雁,殘月平沙。
問:出自張炎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炎名句大全
甘州(寄李筠房)賞析
詞的上片寫登高望景并由此而生的思友及自傷之情?!巴镐敢凰[芙蓉,幾被暮云遮”,寫遠望之景。水中的荷花被暮云所蔽,顯得朦朦朧朧。句中用荷花隱含著對遠處友人的思念,寫出了詞人望故人而不見的黯淡心情?!闭龖{高送目,西風斷雁,殘月平沙?!彼寄畹男那槭乖~人無心欣賞眼前的美景,所見的皆是寒風中的孤雁,殘月下的沙灘?!鼻嗌诫[隱水迢迢,秋盡江南草未凋”(杜牧《寄揚州韓綽判官》)其實江南的秋景并非如作者所描繪的那樣蕭颯、敗落。但傷感的心情使詞人在這一派秋光之中只見了盡老的丹楓,想到的只是無限的遲暮,嗟陀的歲月。所以才有“未覺丹楓盡老,搖落已堪嗟”之句。其實詞人此時正當盛年三十歲左右,但經(jīng)歷亡國家破之變后的心理也已使詞人心感遲暮。“無避秋聲處,愁滿天涯?!币粋€“無避處”,一個“滿天涯”,表明客觀形勢的險惡及主觀感受的抑塞悲凄,自己無法擺脫壓抑的感覺,只有將滿腔愁緒寄與遠在天涯的友人。
詞的下片,接下來把滿腔思愁寄與友人?!耙黄塌t別后,甚酒瓢詩錦,輕誤年華”,自己在與友人分手后人,卻由于在賦詩飲酒中消磨時光,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年華。懺悔之情由此可見。“料荷衣初暖 ,不忍負煙霞 ?!被谩峨x騷》中“集芙蓉以為蓉”,和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“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獨舉”中的“荷衣”,“煙霞”,稱贊李筠房在國破家亡之后,馬上披上“荷衣”、陪伴“煙霞”,不作元朝之官,寧做大宋的遺民隱士。然而友人的音訊未通,只能是“料想”?!坝浨岸?、剪燈一笑,再相逢、知在那人家。”這時只能回憶以前共勉,苦盼再相逢之日?!翱丈竭h,白云休贈,只贈梅花?!薄鞍自菩葙?”化用陶宏景 《詔問山中何處所有賦詩以答》中“山中何所有?嶺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悅,不堪持寄君?!薄爸毁浢坊ā备且萌怂渲摹罢勖贩牦A使,寄與隴頭人。江南無所有,聊贈一枝春?!保憚P《寄范曄》)以梅花相贈,以梅花互勉,表達出詞人不慕榮華、不畏冰霜的高潔品格。本自成為本詞的點睛之筆。
張炎的詞風舒暢,如白云舒卷,爽氣貫中,有一種清空搖曳之感??傆^全詞,既不同于某些婉約詞的柔美嫵媚,又不同某些豪放詞的生硬死板,而是在清空流轉(zhuǎn)中寓有“波湅老成”之致,選詞之精煉,選典之巧妙,又自然流露出“一氣貫注”之妙。表現(xiàn)出作者詞學深厚的功力。
- 窮秋對雨晦日連苦雨,動息更邅回。生事萍無定,愁心云不開。翟門悲暝雀,墨灶上寒苔。始信宣城守,乘流畏曝腮。
- 仆平日聞有此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方是閑之寒士叨塵分已逾,不為歸計待何如。暮年光景那能久,浮世榮華總是虛。此去直須甘澹泊,個中元自有乘除。因公拈起余君話,愈使衰翁憶故廬。
- 橫吹曲辭。關(guān)山月高高秋月明,北照遼陽城。塞迥光初滿,風多暈更生。征人望鄉(xiāng)思,戰(zhàn)馬聞鼙驚。朔風悲邊草,胡沙暗虜營。霜凝匣中劍,風憊原上旌。早晚謁金闕,不聞刁斗聲。
- 絕句鑒形閉氣思神法,初出艱難后坦途。倏忽雖能游萬國,奈何棄舊卻移居。
- 減字木蘭花陰陽均配?!酢酢酢酢酢酢酢!酢酢酢?。爭得靈苗不解□。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□□□?!跏钦驺U。只□□□□□□。
- 敬和老人寓舍鄒不辭三徙,滕何愛一廛。典衣寬酒債,乞米續(xù)炊煙。勝敗供飛雹,虧成付響泉。東山時撰屨,花底弄潺湲。
-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惟圣普臨,順皇之德。典禮有紗,享祀不忒?;e豆靜嘉,降登肸飭。神具醉止,景貺咸集。
- 秋思弊衣但故絮,糲食惟黃齏。余年如登山,步步勤攀躋。從子念寂寞,千里致鹿麑。秋風石帆下,伴我扶青藜。
- 秋夜偶成 其一風雷不改舊山河,華屋年深蔓綠蘿。龍柱云消金氣冷,鳳臺人去月明多。英雄空聽生銅吼,感慨誰知白石歌。轉(zhuǎn)首五湖秋水闊,且將閑興寄漁蓑。
- 頌古不是風兮不是幡,胡僧兩耳帶金環(huán)。分明有語無人會,又上高樓看遠山。
- 10名偵探指南小游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