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
村俗諗父老,古跡按圖志。
平生丘園心,賁趾遠朝市。
行行墟墓間,是亦有何味,陸家三太守,此邦榮世仕。
舊祠附學宮,緣情頗應義。
奈何埤雅公,像于王氏置。
君不平其然,似欲刪厥位。
俚舛聊舉隅,諂媚□觸類。
一一口舌爭,何事如人意。
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問答
問:《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的作者是方回
問: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是宋代的作品
問:出城挾一兒,策杖極幽邃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出城挾一兒,策杖極幽邃 出自 宋代方回的《次韻賓旸觀陸右丞王葆真二像》
問:出城挾一兒,策杖極幽邃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出城挾一兒,策杖極幽邃 的下一句是 村俗諗父老,古跡按圖志。
問:出自方回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方回名句大全
- 廣中南華寺一首一水透南粵,高人憶老盧。如何拈不起,只為本來無。匍匐三千里,披攘五百徒。都來些子事,焉用爾區(qū)區(qū)。
- 驀山溪(壽熊尚友)四時美景,最好惟春晝。仙誕彌辰,況還當、中春時候。日遲風軟,是處靄晴煙,桃散錦,柳搖金,交映門庭秀。此時稱壽。蘭玉相先后。喜色上眉峰,且休辭、頻傾芳酒。虛空看透,擺脫利名韁,云鬢綠,醉顏酡,笑挹浮丘袖。
- 和宇文內(nèi)史入重陽閣詩北原風雨散。南宮容衛(wèi)疎。待詔還金馬。儒林歸石渠。徒懸仁壽鏡。空聚茂陵書。竹淚垂秋筍。蓮衣落夏蕖。顧成始移廟。陽陵正徙居。舊蘭憔悴長。殘花爛熳舒。別有昭陽殿。長悲故婕妤。
- 除草篇有客勸除草,草去眼中凈。梵志反著襪,一國皆通病。頰上著三毛,精神乃殊勝。微云點太虛,不礙天宇瑩。芳草有佳色,駐與俗士訂。曾著騷人經(jīng),屢勤才子詠。因依仲蔚門,繚繞淵明逕。不入膏粱觀,唯契山林性。吾家北窗下,曠土勿畦町?;ú蓦S意生,紅綠同一盛。晨露共明蠲,夕煙相掩映。既傍竹陰清,又連苔色靜。微薰入衣屨,余潤侵筑磬。終日坐其間,心清神氣定,心清神氣定。詩酒頗相關,世事不足聽。從渠笑吾癡,此意未易竟。
- 送孫糾彈歸鎮(zhèn)江不待文公立學規(guī),士當無愧此深衣。無人可糾孰挑達,有過一彈誰是非,不怕轉(zhuǎn)喉能觸諱,自言垂老盍知歸。只從北固山頭處,直道留為晚景輝。
-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冬節(jié)筵間喜雪初長日景午陰前,瑞雪迎開上相筵。點綴酒杯飛細細,侵凌歌扇落綿綿。歲功豫作三登地,云氣都成一色天。驚破醉魂詩句險,不容吏部甕根眠。
- 酬源上人見寄自人仃另后,聞過海邦居。不得陪鄉(xiāng)話,空煩寄遠書。林聲隨雨散,溪影度云虛。若遂東游計,終朝到子廬。
-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泰壇下瑞云黃,雨師灑道塵香。便面猶承墜露,金鉦半吐東墻。
- 送衛(wèi)清叔著作提舉淮東漢庭早已冠群仙,闊步登瀛最少年。竊嘆豈惟年叵及,人門才業(yè)總翹然。
- 雨花臺輶車行曉快新游,更上雨花臺上頭。看不厭人渾是景,清無極處奈何秋。地完龍虎堂堂立,江泊鯨鯢滾滾流。一帶黃山是淮土,依然望弗見神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