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久旱無雨,桑樹枝都長不出葉子來,地面異常干燥,塵土飛揚,土地好像要生煙燃燒;龍王廟前,人們敲鑼打鼓,祈求龍王普降甘霖。而富貴人家卻處處觀賞歌舞,還怕春天的陰雨使管弦樂器受潮而發(fā)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。
注釋
祈雨:祈求龍王降雨。古時干旱時節(jié),從朝廷、官府到民間,都筑臺或到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。
“桑條”句:寫旱情嚴重,桑葉枯落,只剩光禿禿的枝條;土地久旱,塵土飛揚,仿佛燃燒冒煙。
簫管:樂器名,此處指吹奏各種樂器。水廟:龍王廟。
朱門:富豪權(quán)貴之家。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,后用“朱門”代稱富貴之家。杜甫有“朱門酒肉臭”之句。幾處:多少處,猶言處處。
春陰:陰雨的春天。咽(yè):凝塞,使樂器發(fā)聲不響。
觀祈雨問答
問:《觀祈雨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觀祈雨的作者是李約
問:觀祈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觀祈雨是唐代的作品
問:觀祈雨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桑條無葉土生煙,簫管迎龍水廟前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桑條無葉土生煙,簫管迎龍水廟前 出自 唐代李約的《觀祈雨》
問:桑條無葉土生煙,簫管迎龍水廟前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桑條無葉土生煙,簫管迎龍水廟前 的下一句是 朱門幾處看歌舞,猶恐春陰咽管弦。
問:出自李約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約名句大全
觀祈雨賞析
此詩寫觀看祈雨的感慨。通過大旱之日兩種不同生活場面、不同思想感情的對比,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?!端疂G傳》中“赤日炎炎似火燒”那首著名的民歌與此詩在主題、手法上都十分接近,但二者也有所不同。民歌的語言明快潑辣,對比的方式較為直截了當;而此詩語言含蓄曲折,對比的手法比較委婉。
首句先寫旱情,這是祈雨的原因?!端疂G》民歌寫的是夏旱,所以是“赤日炎炎似火燒,野田禾稻半枯焦”。此詩則緊緊抓住春旱特點。“桑條無葉”是寫春旱毀了養(yǎng)蠶業(yè),“土生煙”則寫出春旱對農(nóng)業(yè)的嚴重影響。因為莊稼枯死,便只能見“土”;樹上無葉,只能見“條”。所以,這描寫旱象的首句可謂形象、真切。“水廟”即龍王廟,是古時祈雨的場所。白居易就曾描寫過求龍神降福的場面:“豐兇水旱與疾疫,鄉(xiāng)里皆言龍所為。家家養(yǎng)豚漉清酒,朝祈暮賽依巫口?!保ā逗谔洱垺罚┧^“賽”,即迎龍娛神的儀式,此詩第二句所寫“簫管迎龍”正是這種賽神場面。在簫管鳴奏聲中,人們表演各種娛神的節(jié)目,看去煞是熱鬧。但是,祈雨群眾只是強顏歡笑,內(nèi)心是焦急的。這里雖不明說“農(nóng)夫心內(nèi)如湯煮”,而意思已全有了。相對于民歌的明快,此詩表現(xiàn)出含蓄的特色。
詩的后兩句忽然撇開,寫另一種場面,似乎離題,然而與題目卻有著內(nèi)在的聯(lián)系。如果說前兩句是正寫“觀祈雨”的題面,則后兩句可以說是觀祈雨的感想。前后兩種場面,形成一組對照。水廟前是無數(shù)小百姓,簫管追隨,恭迎龍神;而少數(shù)“幾處”豪家,同時也在品味管弦,欣賞歌舞。一方是惟恐不雨;一方卻“猶恐春陰”。惟恐不雨者,是因生死攸關(guān)的生計問題;“猶恐春陰”者,則僅僅是怕絲竹受潮,聲音啞咽而已。這樣,一方是深重的殷憂與不幸,另一方卻是荒嬉與閑愁。這樣的對比,潛臺詞可以說是: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。這一點作者雖已說明卻未說盡,仍給讀者以廣闊聯(lián)想的空間。此詩對比手法不像“農(nóng)夫心內(nèi)如湯煮,公子王孫把扇搖”那樣一目了然。因而它的諷刺更為曲折委婉,也更耐人尋味。
- 善應(yīng)無方兩腳蹣跚林葉稀,去來初不涉離微。靈機示轉(zhuǎn)已先照,蹤跡擬從何處歸。
- 感物提壺勸客飲,架犁課農(nóng)耕。鳩方喜歸還,蟻又以族行。大化職雨陽,我窗更晦明。蕓蕓觀萬物,一笑了此生。
- 玉樓春龜紋曉扇堆云母。日上彩闌新過雨。眉心猶帶寶觥酲,耳性已通銀字譜。密奩彩索看看午。暈素分紅能幾許。妝成挼鏡問春風(fēng),比似庭花誰解語。
- 戲答趙伯充勸莫學(xué)書及為席子澤解嘲平生飲酒不盡味,五鼎饋肉如嚼蠟。我醉欲眠便遣客,三年窺墻亦面壁??沼嘈砗材珗觯蔁熗梅f傍明窗。偶隨兒戲灑墨汁,眾人許在崔杜行。晚學(xué)長沙小三昧,幻出萬物真成狂。龍蛇起陸雷破注,自喜奇觀繞繩床。家人罵笑寧有道,污染黃素敗粉墻。誠不如南鄰席明府,蛛網(wǎng)鎖硯蝸書梁。懷中探丸起九死,才術(shù)頗似漢太倉。感君詩句喚夢覺,邯鄲初未熟黃粱。身如朝露無牢強,翫此白駒過隙光。從此永明書百卷,自公退食一爐香。
- 朝中措紅稀綠暗掩重門。芳徑罷追尋。已是老於前歲,那堪窮似他人。一杯自勸,江湖倦客,風(fēng)雨殘春。不是酴醿相伴,如何過得黃昏。
- 嘉州寄左綿王虞部江山如畫望無窮,況屬升平歲屢豐。萬樹芙蓉秋色裹,千家碪杵月明中。斷霞半著燕支木,零露偏留筀竹叢。只欠流杯曲水宴,風(fēng)流未與左綿同。
- 苦雨何期一雨成三日,約客行山竟未能。春到分時陰不解,夜當深處氣猶凝。檐低卷箔看飄灑,礎(chǔ)潤添香散郁蒸。想見故園梅落盡,和羹消息又堪憑。
- 臨江仙天上嫦娥元不老,人間紫府長春。朱顏鶴發(fā)更清新。觀音常自在,水月凈無塵。有子飄飄麟閣像,有孫庭下詵詵。他年看取遞成名。進封加上國,榮拜太夫人。
- 贈禮部宋次道挽詞平日朝廷重老儒,何人奕葉在清途。吟箋夜月驚皴兔,談塵春風(fēng)落寶珠。金石誰新三代樂,丹于空目兩京圖。可憐東觀書垂就,不得君前萬歲呼。
- 減字木蘭花·相逢不語相逢不語,一朵芙蓉著秋雨。小暈紅潮,斜溜鬟心只鳳翹。待將低喚,直為凝情恐人見。欲訴幽懷,轉(zhuǎn)過回欄叩玉釵。
- 曲幾團蒲分夜靜,斜風(fēng)細字寄情親——— 李彌遜蔡子應(yīng)郎中挽詩二首
- 蔬飯有余飽,徐行縱閒逸——— 張镃自廣巖避暑西庵
- 喜逢門外白衣人,欲膾湖中赤玉鱗。——— 蘇軾有以官法酒見餉者因用前韻求述古為移廚飲湖
- 頭上同云密布饒,湓江門外揖華鑣——— 董嗣杲離江城遇雪
- 綃巾薄露頂,草屨輕乘足。——— 白居易香山寺石樓潭夜浴
- 掌中驚看,隆顱犀角,黛抹朱妝——— 蒲道源人月圓 趙君錫再得雄
- 游歸花落滿,睡起鳥啼新——— 李頻送徐處士歸江南
- 壁有真龍畫,庭馀鳴鳳梧。——— 張說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(yīng)制
- 喜瓊筵乍啟,似王母、宴瑤池。——— 李商英木蘭花慢
- 蘇州刺史,心堅也薄東倦客,情迷也洛浦行人——— 劉庭信【中呂】粉蝶兒 美色
- 5Ge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