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不要說這酒杯太深,如琥珀般的酒太濃,而未醉即已意蝕魂消。晚風(fēng)陣陣,伴隨著傳來的時(shí)遠(yuǎn)時(shí)近的鐘聲。
瑞腦香漸漸熄滅,我從夢中醒來,如辟寒金鳥一樣的金釵太小,頭髻都松了。就這樣清醒著,獨(dú)自對著寂寞燃燒的紅燭。
注釋
浣溪沙:本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詞牌名。一作“浣溪紗”,又名“浣沙溪”、“小庭花”等。雙調(diào)四十二字,平韻。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。
琥珀:這里指色如琥珀的美酒。李白《客中行》詩:“蘭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來琥珀光。”
融:形容酒醉恬適的意態(tài)。
瑞腦,一種名貴的香,傳說產(chǎn)于交趾,如蟬蠶形。
辟寒金:相傳昆明國有一種益鳥,常吐金屑如粟,鑄之可以為器。王嘉《拾遺記》卷七:“宮人爭以鳥吐之金,用飾釵佩,謂之辟寒金?!边@里借指首飾。辟寒金?。邯q云簪、釵小。
“醒時(shí)”句:此句意謂深閨寂寞,醉也不成,夢也不成。深夜醒來,空對燭花,心事重重。燭花:猶燈花。燭芯燃燒后,馀燼結(jié)成的花形。相傳燈花是喜事的征兆,亦當(dāng)是詞人心中希望的象征。
浣溪沙問答
問:《浣溪沙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浣溪沙的作者是李清照
問:浣溪沙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浣溪沙是宋代的作品
問:浣溪沙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莫許杯深琥珀濃,未成沈醉意先融,疏鐘己應(yīng)晚來風(fēng)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莫許杯深琥珀濃,未成沈醉意先融,疏鐘己應(yīng)晚來風(fēng) 出自 宋代李清照的《浣溪沙》
問:莫許杯深琥珀濃,未成沈醉意先融,疏鐘己應(yīng)晚來風(fēng)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莫許杯深琥珀濃,未成沈醉意先融,疏鐘己應(yīng)晚來風(fēng) 的下一句是 瑞腦香消魂夢斷,辟寒金小髻鬟松,醒時(shí)空對燭花紅。
問:出自李清照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清照名句大全
浣溪沙賞析
深閨寂寂,故欲以酒澆愁。而杯深酒膩,未醉即先已意蝕魂消。琥珀,松柏樹脂的化石。紅者叫琥珀,黃而透明的叫蠟珀。此指酒色紅如琥珀。第三句《樂府雅詞》缺前兩字,《四庫全書》本《樂府雅詞》補(bǔ)“疏鐘”兩個字,似與上下文義不甚諧調(diào),清照詞中,亦未見有“疏鐘”一詞,可能是臆補(bǔ)。此處也無法確定詞人的原意??傊?,它應(yīng)是與晚風(fēng)同時(shí)送入此境與詞人之情相契相生的傳統(tǒng)意象。
下片寫醉中醒后。瑞腦,一種名貴的香,傳說產(chǎn)于交趾,如蟬蠶形。香消夢斷,可理解為時(shí)間意象,謂香消之時(shí)夢亦驚斷;也可理解為比喻關(guān)系,溫馨旖旎的夢斷,正如香之消散。試想,從好夢中恍然驚覺,爐寒香盡,枕冷衾寒,情何以堪!詞不寫情之難堪,只寫醒時(shí)神態(tài)。辟寒金,王嘉《拾遺記》載:三國時(shí)昆明國進(jìn)貢一種鳥,吐金屑如粟。宮人爭用這種金屑裝飾釵珮。這種鳥畏霜雪,魏帝專為它起了一個溫室,名辟寒臺。又稱此鳥所吐之金為辟寒金。此處“辟寒金小”,實(shí)指釵小鬟松,寫嬌慵之態(tài)。醒時(shí)空對熒熒紅燭,一個“空”字,足悵然若失落之情。(侯孝瓊)
- 主家祠主家宴新客,內(nèi)屋深羅帷。貴戚金與史,長者陶與猗。美人間中坐,玉質(zhì)縷金衣。歌聲上碧落,不放青云飛。杯行白蓮掌,酒飲黃桐脂。門下有書客,彈鋏歌朝饑。
- 陳老畫牛老融棄發(fā)逃于禪,胸藏丘壑身林泉。時(shí)拈寸草幻墨汁,慘淡咫尺生風(fēng)煙。尤工畫牛古絕比,不特形似真神全。平生知己一攻愧,惜墨如命詩猶傳。至今鄞人懷片紙,如護(hù)圭璧珠璣然。陳生少壯曾入室,妙處已覺墻及肩。岸痕樹影彷佛地,云陰雨氣冥蒙天。寒禽立背渡淺水,野葑沒足行淤田。礪角思斗力居尾,倚木揩癢勢擁前。或沿草徑逐群去,或傍茅檐抱犢眠。如何盡得此態(tài)度,前身想住桃林邊。世人貴耳不貴目,嗚呼此畫空爾妍。我方求之不論錢,卷收更閱三十年。欲尋此老不可得,摩挲陳跡方爭憐。
- 辛亥二月望祭齋公因游甘園海棠陰下小徘徊,屐齒深深一徑苔。忽聽銅鉦花外近,園丁說是主人來。
- 望江南/憶江南臨川好,柳岸轉(zhuǎn)平沙。門外澄江丞相宅,壇前喬木列仙家。春到滿城花。行樂處,舞袖卷輕紗。謾摘青梅嘗煮酒,旋煎白雪試新茶。明月上檐牙。
- 踏云行 次重陽韻因遇風(fēng)仙,頭分丫角。從今陡頓忘形殼。攀援愛念上心來,被予慧照先知覺。景滅澄明,道光遙邈。爐中露就靈靈雹。功成專待紫書來,胎仙
-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南衙,予始相識。時(shí)初夏桐陰滿庭,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,鳳麟飛走。一段江山最英秀。南衙傾蓋,滿院桐陰清書。鬢華思此際、渾依舊。云夢心胸,文章山斗。好個經(jīng)綸玉堂手。婆娑桂影,涼人露盤仙酎。一杯先領(lǐng)取、喬松壽。
- 菩提偈標(biāo)簽:哲理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佛性常清凈,何處有塵埃!心是菩提樹,身為明鏡臺。明鏡本清凈,何處染塵埃!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!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?聽說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目前!
- 入朝感舊二紀(jì)便番冒主恩,歸來榮感兩驚魂。昌辰盡見群龍出,急景俱隨駭駟奔。史冊褒賢空汗竹,山丘馀泣已陳根。此身不減靈光殿,遺老班中巋獨(dú)存。
- 騏驥池上與沖卿同賦清簾醫(yī)華屋,脩樹環(huán)廣池。涼風(fēng)欣然來,忽若與我朝。感激氣節(jié)異,念言此何時(shí)。云霄有靈匹,嘉會方在茲。瓜華動都邑,舉俗共遨嬉。嗟我獨(dú)不飲,奈此天運(yùn)為。
- 滿江紅(詠白蓮)昨夜姮娥,游洞府、醉歸天闕。緣底事、玉簪墜地,水神不說。持向水晶宮里去,曉來捧出將饒舌。被薰風(fēng)、吹作滿天香,誰分別。芳而潤,清且潔。白似玉,寒於雪。想玉皇后苑,應(yīng)無此物。只得賦詩空賞嘆,教人不敢輕攀折。笑李粗、梅瘦不如他,真奇絕。
- 10智慧折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