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瞿塘峽口,水霧蒙蒙,像輕煙一樣低低地籠罩著江水。心帝城上的月亮已經向西偏斜。
深夜有人唱起了令人傷心的竹枝民歌,當唱歌的聲音哽咽著時,山上的猿猴和山鳥都一起悲傷地啼叫起來。
注釋
竹枝詞:本巴、渝一帶的民歌,唐代詩人多有擬作,劉禹錫、顧況、白居易等人成績比較顯著。
瞿(qú)塘峽:列長江三峽之首,也稱夔峽。西起四川省奉節(jié)縣心帝城,東至巫山大溪。兩岸懸崖壁立,江流湍急,山勢險峻,號稱西蜀門戶。水煙:水上的煙靄。
心帝:在今四川省奉節(jié)縣東瞿塘峽口。
闇(ān)鳥:指歸宿之鳥。
竹枝問答
問:《竹枝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竹枝的作者是白居易
問:竹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竹枝是唐代的作品
問:竹枝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《竹枝》
問: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 的下一句是 唱到竹枝聲咽處,寒猿闇鳥一時啼。
問: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白居易名句大全
竹枝賞析
第一首寫深夜聽唱《竹枝》。四句之中沒有介紹是什么人在唱《竹枝》,是男還是女,以及他因為什么要唱這樣一種凄涼哀怨的曲子。而只是說在瞿塘峽口,白帝城頭,月亮西沉時,煙霧迷漫,一陣陣歌聲遠遠傳來,悲涼凄楚,如泣如訴,如怨如慕,唱到聲情凄苦之處,音調梗塞,致使周圍宿猿棲鳥,齊聲悲啼,更烘托出這一曲哀婉動人的悲歌。
“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”交代地點、時間和周圍的環(huán)境。“水煙低”描寫江面上煙霧迷漫,營造一種壓抑的氣氛;“月向西”說明時間之晚。在這煙波江上,深宵夜半,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,應該是遇到了極其悲傷的事,郁憤不能自已,故發(fā)而為歌,聲調凄慘。末句“寒猿暗鳥一時啼”以環(huán)境烘托歌聲的悲哀?!端涀ⅰ芬凉O歌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?!痹厨Q鳥啼原本似人之哭泣,悲涼的歌聲牽動了鳥啼猿鳴,而猿鳥鳴啼又成為《竹枝》的協(xié)奏曲,更加倍襯托出悲歌凄愴的情境氣氛。詩歌寫得如此凄婉動人,與當時詩人寂寞的心情有關。
- 飲良翁宮教新第二首拂袖歸來計未疏,別規(guī)爽塏卜新居。即今獨擅百弓地,當日惟攜一束書。戶外何須置行馬,坐中不必盡懸魚。渠亦若與人家國,輸與興公賦遂初。
-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·二月二月飲酒采桑津,宜男草生蘭笑人,蒲如交劍風如薰。勞勞胡燕怨酣春,薇帳逗煙生綠塵。金翹峨髻愁暮云,沓颯起舞真珠裙。津頭送別唱流水,酒客背寒南山死。
- 秦箏歌,送外甥蕭正歸京標簽:送別汝不聞秦箏聲最苦,五色纏弦十三柱。怨調慢聲如欲語,一曲未終日移午。紅亭水木不知暑,忽彈黃鐘和白纻。清風颯來云不去,聞之酒醒淚如雨。汝歸秦兮彈秦聲,秦聲悲兮聊送汝。
- 春宴王補闕城東別業(yè)柳陌乍隨州勢轉,花源忽傍竹陰開。能將瀑水清人境,直取流鶯送酒杯。山下古松當綺席,檐前片雨滴春苔。地主同聲復同舍,留歡不畏夕陽催。
- 文宣公祠宇新成旋斲蓱蕪地,亭臺出水瀕。人知便行樂,誰識念賢臣。淡月花無影,微風浪有鱗。飛梁如跨水,游子更來頻。
- 惜春待得鶯來花已落,斷難料理謾咿嚘。便如前哲亦非敵,八斗才當萬斛愁。
- 浪淘沙塞上早春時。暖律猶微。柳舒金線拂回堤。料得江鄉(xiāng)應更好,開盡梅溪。晝漏漸遲遲。愁損仙機。幾回無語斂雙眉。憑遍闌干十二曲,日下樓西。
- 天臺道中示同行八重巖崿疊晴空,九色煙霞繞洞宮。仙道多因迷路得,莫將心事問樵翁。
- 虞美人(邢子友會上)超然堂上閑賓主。不受人間暑。冰盤圍坐此州無。卻有一瓶和露、玉芙蕖。亭亭風骨涼生牖。消盡尊中酒。酒闌明月轉城西。照見紗巾藜杖、帶香歸。
- 思吳江歌秋風起兮木葉飛,吳江水兮鱸正肥。三千里兮家未歸,恨難禁兮仰天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