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【原題】:
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為韻
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問答
問:《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的作者是吳芾
問: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是宋代的作品
問:為邑赤城下,豈欲尋赤松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為邑赤城下,豈欲尋赤松 出自 宋代吳芾的《和任宰元紹見寄十首以歸來問信湖山撫摩松菊》
問:為邑赤城下,豈欲尋赤松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為邑赤城下,豈欲尋赤松 的下一句是 我家幸不遠,杖履會相從。
問:出自吳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吳芾名句大全
- 早作北窗清冷不成眠,風(fēng)遞蛩聲到枕邊。試喚兒童卷疎箔,一檐花影月娟娟。
- 支筇天乎多往事,老矣負初心。病骨瘦又瘦,愁詩吟復(fù)吟。一生空碌碌,萬綠自森森。多少關(guān)情處,支筇古樹陰。
- 漁家傲·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,寒梅點綴瓊枝膩,香臉半開嬌旖旎,當(dāng)庭際,玉人浴出新妝洗,造化可能偏有意,故教明月瓏瓏地,共賞金尊沈綠蟻。莫辭醉,此花不與群花比。
- 立春內(nèi)中帖子詞夫人閣翠縷爭垂柳,紅酥旋點花。林中都未有,疑是舊年華。
- 初夏幽居野草幽花無歇時,一窗終日對東籬。病猶獨醉雖堪笑,老未全衰亦自奇。古紙硬黃臨晉帖,矮牋勻碧錄唐詩。個中疑是忘憂處,問著山翁卻不知。
- 贊趙直閣所藏四美人畫秋林梢脫葉飛斜陽,寄書雁著西風(fēng)行。恩情怕不中斷絕,畫扇未忍高秋藏。小庭寂寞歸鴉后,蹙損遠山雙峰鬭。淚珠濕袖對黃花,人比黃花又更瘦。
- 龍山會今年陪元戎游升山,詰朝始克修故事,則向之龍蛇滿壁者,易以山水矣。拍闌一笑。游兄、幾叟分韻得苦字,為賦商調(diào)龍山會九日無風(fēng)雨。一笑憑高,浩氣橫秋宇。群峰青可數(shù)。寒城小、一水縈洄如縷。西北最關(guān)情,漫遙指、東徐南楚。黯銷魂,斜陽冉冉,雁聲悲苦。今朝黃菊依然,重上南樓,草草成歡聚。詩朋休浪賦。舊題處、俯仰已隨塵土。莫放酒行疏,清漏短、涼蟾當(dāng)午。也全勝、白衣未至,獨醒凝佇。
- 二說吟治不變俗,教不易民。甘龍之說,亦或可循。常人習(xí)俗,學(xué)者溺聞。商鞅之說,異乎所云。
- 寄黃龍清老三首風(fēng)前橄欖星宿落,日下桄榔羽扇開。昭默堂中有相憶,清愁忽遣化人來。
- 月巖眷此巖壑勝,領(lǐng)客共登臨。危棧臨不測,巘涂歷崎嵌。俯仰極高低,上下窮幽深。來登空明山,千崖正沉沉。下瞰清羅江,古木郁蕭森。清風(fēng)萬里來,層云湯孤襟。有客可共賦,有酒可自斟。此景豈易得,此樂豈易尋。吾生今老矣,遁跡歸窮岑。一棹下瀟湘,此別意難任。別后無相忘,詩成寄郵音。
- 但得農(nóng)家馀雨澤,不妨客子嘆淹留——— 劉宰云邊遣興
- 固殊南山歸,敢曰東山臥——— 趙蕃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
- 綠柏黃花催夜酒,錦衣羅袂逐春風(fēng)——— 吳少微相和歌辭怨歌行
- 竿頭五兩風(fēng)褭褭,水上云帆逐飛鳥——— 顧況五兩歌送張夏
- 船系河堤無幾日,南公應(yīng)已慳來遲——— 蘇洵送吳待制中復(fù)知潭州二首
- 解纜浙江頭。——— 繆瑜句
- 青梅落,水光簾影,小翠立橫枝——— 劉貴翁滿庭芳(萍)
- 朝退常歸隱,真修大隱情——— 許棠題鄭侍郎巖隱(一作隱巖)十韻
- 草色濃于野燒煙,春風(fēng)吹面午陰天——— 陳巖黃匏城
- 會應(yīng)陪玉檢,來此告成功——— 張九齡奉和圣制途經(jīng)華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