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人端好修,珍駕動無跡
出自宋代劉子翚《讀曾吉甫橫碧齋詩》:
攜鋤引荒泉,偶步松崗北。
泠然毛骨清,楚尾見秋色。
稻氣馥初涼,檉陰澹微日。
緬懷小齋居,欞檻增岑寂。
曠度滅知聞,微吟數(shù)峰碧。
若人端好修,珍駕動無跡。
深窮伊水源,峻陟衡山極。
終焉憩孔林,所樂惟自得。
延和數(shù)酌醪,侑靜一編易。
向來辱傾輸,洞見胸中白。
思親道匪侔,既遠(yuǎn)情不懌。
矧余質(zhì)冥頑,固未易刻畫。
尊生有遐心,克已無全力。
以茲畏所知,負(fù)負(fù)常夕惕。
余波儻時漸,玉汝天其或。
注釋參考
好修
喜愛修飾儀容。借指重視道德修養(yǎng)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民生各有所樂兮,余獨(dú)好脩以為常。”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汝何博謇而好脩兮,紛獨(dú)有此姱節(jié)?” 洪興祖 補(bǔ)注:“皆言好自脩潔也?!?
無跡
亦作“ 無跡 ”。沒有蹤影;沒有痕跡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一暑一寒,有明有晦。神道無跡,天工罕代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下》:“﹝ 李惠登 ﹞為政清浄無跡,不求人知。”
見“ 無跡 ”。
劉子翚名句,讀曾吉甫橫碧齋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憤怒涌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