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高堪避溺,稻盡底充饑
出自宋代方回《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》:
今日云霄管客,何人禹稷思。
樹高堪避溺,稻盡底充饑。
苦口非吾事,衰軀異昔時。
東溟容有限,細(xì)讀后山詩。
注釋參考
盡底
全部;徹底。 宋 范仲淹 《奏重定職田頃畝》:“其本官職田上,見收子利,盡底納官。” 宋 曾鞏 《英宗實錄院申請》:“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已前,應(yīng)有臣僚進(jìn)獻(xiàn)文字,曾送史館,或留在中書,剗刷名件,及下吏館,盡底檢尋,降付本院。” 明 徐野君 《春波影》:“專要把這賤人平日做的詩詞歌賦,怕有嘲訕我的所在,盡底拿來與我看。”
充饑
[allay one's hunger] 吃東西解餓
他帶了幾個燒餅,預(yù)備在路上充饑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充饑 ”。進(jìn)食解饑。 唐 長孫佐輔 《隴西行》:“射雁旋充飢,斧冰還止渴?!?元 李壽卿 《伍員chui{1*1}簫》第一折:“你將此飯與俺暫且充饑。”《警世通言·范鰍兒雙鏡重圓》:“就是飯,也不過是粗糲之物,又怕眾人搶奪,交了足錢,方纔取出來與你充饑?!?魏巍 《東方》第四部第六章:“﹝大媽﹞想買點東西充饑,身上又沒有帶錢?!?/p>
見“ 充飢 ”。
方回名句,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少女的神逃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