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史安叔《靜治堂書懷》:
長揖薰風(fēng)詠式微,譸張山鳥怪儒衣。
竹君伴我尋詩瘦,梅子從誰學(xué)道肥。
先自宦情如霧薄,可堪鄉(xiāng)夢與云飛。
支林堂下波光好,鷺笑鷗嗔胡不歸。
注釋參考
長揖
長揖 (chángyī) 舊時(shí)拱手高舉繼而落下的一種敬禮 bow with hands clasped風(fēng)詠
諷誦吟詠。 清 宗稷辰 《姚適庵怡柯草堂詩賦鈔序》:“自來賢侯良輔,哲士端人,其由心德而發(fā)攄乎善政者,每見之於風(fēng)詠?!?/p>
式微
式微 (shìwēi) 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decline 式微式微,胡不歸?(式微:天將暮。)——《詩·邶風(fēng)·式微》儒衣
(1).猶儒服?!逗鬂h書·儒林傳論》:“其服儒衣,稱先王,游庠序,聚橫塾者,蓋布之於邦域矣。” 唐 杜甫 《送楊六判官使西蕃》詩:“儒衣山鳥怪, 漢 節(jié)野童看?!?/p>
(2).指穿儒服。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盧雙月》:“兒明作丈夫裝,出與當(dāng)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。”
(3).借指儒生。 唐 皇甫曾 《送裴秀才貢舉》詩:“儒衣羞此別,去抵 漢 公卿。”
史安叔名句,靜治堂書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