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觀《念奴嬌(詠柳)》:
纖腰裊裊,東風(fēng)里、逞盡娉婷態(tài)度。
應(yīng)是青皇偏著意,盡把韶華付與。
月榭花臺,珠簾畫檻,幾處堆金縷。
不勝風(fēng)韻,陌頭又過朝雨。
。
聞?wù)f灞水橋邊,年年春暮,滿地飄香絮。
掩映夕陽千萬樹,不道離情正苦。
上苑風(fēng)和,瑣窗晝靜,調(diào)弄嬌鶯語。
傷春人瘦,倚闌半餉延佇。
注釋參考
春人
(1).游春的人。 北周 庾信 《望美人山銘》:“禁苑斜通,春人常聚?!?/p>
(2).懷春的人。春,指男女qing{1-1}欲。 明 楊慎 《扶南曲》之一:“春人辭曲房,羅綺雜花香。遠(yuǎn)思河邊草,柔情陌上桑?!?清 馮珍 《滿江紅·春曉》詞:“早朦朧,聽遍賣花聲,春人起?!?/p>
倚闌
見“ 倚欄 ”。
半餉
同“ 半晌 ”。 宋 周邦彥 《霜葉飛》詞:“似故人相看,又透入,清暉半餉,特地留照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打慘了多時,癡呆了半餉?!薄段渫醴ゼq平話》卷中:“﹝ 妲己 ﹞半餉無言,眉頭一縱,計上心來。” 明 姚士麟 《見只編》卷中:“書竟疏入,半餉詔始下?!?/p>
延佇
亦作“ 延竚 ”。1.久立;久留?!冻o·離騷》:“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佇乎吾將反?!?王逸 注:“延,長也;佇,立貌?!?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磵石摧絶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。” 清 曹寅 《書院述事三十韻》:“我懷寄淵澹,庭戶久延佇?!?/p>
(2).引頸企立。形容盼望之切。 晉 陶潛 《停云》詩:“良朋悠邈,搔首延佇。”《魏書·宗欽傳》:“承足下高問,延佇之勞,為日久矣?!薄杜f五代史·梁書·太祖紀(jì)五》:“眷言方岳,下及山林,豈無英奇,副我延佇?!?宋 葉適 《邵子文墓志銘》:“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河渚圖送胡彥遠(yuǎn)南歸》詩:“想見君山中,相思日延竚?!?/p>
(3).指歸隱。 南朝 宋 沉約 《赤松澗》詩:“愿受金液方,片言生羽翼……何時當(dāng)來還,延佇青巖側(cè)?!?清 俞正燮 《黟縣山水記》:“﹝ 大周山 ﹞石壁幽峭,芳叢蘭坂,香潔靜明,延佇者忘疲矣?!?鄭澤 《雜詩五首答鈍庵》:“結(jié)廬金花巔,幽室聊延佇?!?/p>
(4).徘徊觀望,猶豫不決。 唐 孟郊 《宿空侄院寄澹公》詩:“明日策杖歸,去住兩延佇。”
(5).停留;逗留。 宋 朱松 《答林康民見和梅花》詩:“班荊勸客小延佇,酌酒賦詩相料理?!?明 無名氏 《畫眉序·西湖》套曲:“更無妨待月,片時延竚?!?李廣田 《冬景》:“他稍稍延佇了一會,聽到大門里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。”
(6).拖延。 宋 葉適 《奉議郎鄭公墓志銘》:“ 洙 也不肖,不足以得,懷疑重請,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?!?/p>
秦觀名句,念奴嬌(詠柳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