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寄滁州歐陽永叔》:
昔讀韋公集,固多滁州詞。
爛熳寫風土,下上窮幽奇。
君今得此郡,名與前人馳。
君才比江海,浩浩觀無涯。
下筆猶高帆,十幅美滿吹。
一舉一千里,只在頃刻時。
尋常行舟艫,傍岸撐牽疲。
有才茍如此,但恨不勇為。
仲尼著春秋,貶骨??囿?。
后世各有史,善惡亦不遺。
君能切體類,鏡照嫫與施。
直辭鬼膽懼,微文奸魄悲。
不書兒女書,不作風月詩。
唯存先王法,好丑無使疑。
安求一時譽,當期千載知。
此外有甘脆,可以奉親慈。
山蔬采筍蕨,野膳獵麏麋。
鱸膾古來美,鳥{炙火換肉}今且推。
夏果亦瑣細,一一舊頗窺。
圓尖剝水實,青紅摘林枝。
又足供宴樂,聊與子所宜。
慎勿思北來,我言非狂癡。
洗慮當以凈,洗垢當以脂。
此語同飲食,遠寄入君脾。
注釋參考
常行
(1).指平時的行為準則;永久實行的準則。《晏子春秋·問上十六》:“ 景公 問 晏子 曰:‘君子常行曷若?’” 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有常度,地有常形,君子有常行?!?清 梅曾亮 《葉耳山遺稿書后》:“夫安貧固士之常行也。”
(2).素常的行卷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遭遇》:“二子初未知誰也,潛訪於閽吏,吏曰:‘ 蕭尚書 也。’因各以常行一軸面贄,大蒙稱賞。”
(3).日常實行。《新唐書·刑法志》:“格者,百官有司所常行之事也?!?/p>
(4).平常的行為。 宋 曾鞏 《史館申請三道》:“善惡可勸戒是非,后世當考者書之,其細故常行更不備書?!?/p>
(5).平時出行。《遼史·儀衛(wèi)志一》:“平頭輦,常行用之?!?/p>
梅堯臣名句,寄滁州歐陽永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