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來未識梅花時(shí),繞溪問訊巡檐索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(fā)之用》:
三時(shí)花收功還朔花易,百川花斂盈歸海{外廣內(nèi)逆去辶}。
誰將蒼龍掛秋漢,宇宙中間卷無跡。
人情易感變中化,達(dá)者常觀消處息。
向來未識梅花時(shí),繞溪問訊巡檐索。
絕憐玉雪倚橫參,又愛青黃弄煙日。
中年易里逢梅生,便向根心見華實(shí)。
候蟲奮地花李妍,野火燒原葭菼茁。
方從陽壯爭門出,直待陰窮排闥入。
隨時(shí)作計(jì)何大癡,爭似此君藏用密。
人官天地命萬物,二實(shí)五殊根則一。
囿形辟盍渾不知,知把真誠作空寂。
亭前擬繪九老圖,付與人間子云識。
注釋參考
向來
向來 (xiànglái) 一貫如此 always;all along 先前 earlier;before 向來之煙霞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向來不過籠絡(luò)耳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梅花
梅花 (méihuā) 梅樹的花 Japanese apricot;meihua;mei flower 〈方〉∶臘梅 wintersweet 梅花形的 mei flower 梅花翅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問訊
問訊 (wènxùn) 詢問或打聽 inquire 幸可廣問訊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咸來問訊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問訊處 問候 greet 彼此見禮問訊 僧尼跟人應(yīng)酬時(shí)合十招呼。也叫“打問訊” put the palms together (a Buddhist greeting)巡檐
亦作“ 巡檐 ”。來往于檐前。 唐 杜甫 《舍弟觀赴藍(lán)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》詩之二:“巡簷索共梅花笑,冷蘂疎枝半不禁。” 元 邵亨貞 《貞溪初夏次南金韻》:“巡簷燕子掠晴絲,隔塢茶煙出院遲?!?清 納蘭性德 《鳳凰臺上憶chui{1*1}簫·守歲》詞:“錦瑟何年,香屏此夕,東風(fēng)吹送相思。記巡檐笑罷,共捻梅枝?!?潘飛聲 《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編》詩:“想見巡簷新得句,老僧疑是 駱賓王 ?!?/p>
見“ 巡簷 ”。
魏了翁名句,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(fā)之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