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償曾閔意,遽與仙佛寂
出自宋代蘇軾《鄧忠臣母周氏挽詞》:
微生桃真草木,桃無處謝天桃力。
慈顏桃如春風(fēng),不見桃李實(shí)。
古今抱此恨,有志俯仰失。
公子豈先知,戰(zhàn)戰(zhàn)常惜日。
吾君日月照,委曲到肝膈。
哀哉人子心,吾何愛一邑。
家庭拜前后,粲然發(fā)笑色。
豈比黃壤下,焚瘞千金璧。
若人道德人,視此亦戲劇。
聊償曾閔意,遽與仙佛寂。
孤累臥江渚,永望墳?zāi)垢簟?br>作詩相楚挽,感慟淚再滴。
注釋參考
曾閔
曾參 與 閔損 ( 閔子騫 )的并稱。皆 孔子 弟子,以有孝行著稱。 漢 蔡邕 《陳留太守胡公碑》:“孝于二親,養(yǎng)色寧意,蒸蒸雍雍,雖 曾 、 閔 、 顏 、 萊 ,無以尚也。” 唐 元稹 《陽城驛》詩:“昔公孝父母,行與 曾閔 儔。” 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守海鹽主簿王頊妻墓志銘》:“且夫人事親盡孝,可侔於 曾 閔 ?!?/p>
仙佛
指道教與佛教。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宮》:“竊觀蒼蒼者,實(shí)係清虛之氣,而仙佛諸家皆有天宮之説,何也?”
蘇軾名句,鄧忠臣母周氏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