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說之《慚愧》:
神邑凡才日抗塵,早年聞道晚因循。
腦能充溢無華發(fā),心得休閑不老身。
種種已慚為客子,悠悠更愧作官人。
吾言可復(fù)終歸去,何處桃源可問津。
注釋參考
凡才
平庸的才能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魯肅傳》“ 周瑜 病,因上疏曰:‘當(dāng)今天下,方有事役…… 瑜 隕踣之日,所懷盡矣’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瑜 以凡才,昔受 討逆 殊特之遇,委以腹心,遂荷榮任,統(tǒng)御兵馬,志執(zhí)鞭弭,自效戎行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 桓公 問 桓子野 :‘ 謝安石 料 萬石 必?cái)。我圆恢G?’ 子野 答曰:‘故當(dāng)出於難犯耳。’ 桓 作色曰:‘ 萬石 撓弱凡才,有何嚴(yán)顏難犯!’” 唐 元稹 《為蕭相讓官表》:“臣猥以凡才,謬居重任?!?/p>
抗塵
奔走塵世。 宋 王安石 《上集賢相公啟》:“為吏 南州 ,抗塵末路?!眳⒁姟?抗塵走俗 ”。
早年
早年 (zǎonián) 多年以前,指人年輕的時(shí)候 one’s early years 早年喪偶聞道
(1).領(lǐng)會(huì)某種道理?!墩撜Z·里仁》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?!?唐 韓愈 《師說》:“聞道有先后,術(shù)業(yè)有專攻?!?明 李贄 《卓吾論略》:“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,雖萬里可也。”
(2).聽說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聞道 長安 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勝悲。” 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二折:“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?!?李木庵 《東山吟》:“聞道時(shí)危黨錮急,傷心不許問家國。”
因循
因循 (yīnxún)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follow;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 因循守舊 遲延拖拉 procrastinate 因循坐誤 輕率;隨便 indiscreet 茍或因循,何由體悟。——《五燈會(huì)元》晁說之名句,慚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