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文天祥《建康》
金陵古會府,南渡舊陪京。
山勢猶盤礴,江流已變更。
健兒徒幽土,新鬼哭臺城。
一片清溪月,偏于客有情。
注釋參考
金陵
(1).古邑名。今 南京市 的別稱。 戰(zhàn)國 楚威王 七年(公元前333年)滅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( 石城山 )設(shè) 金陵邑 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 江 南佳麗地, 金陵 帝王州?!?唐 李白 《金陵歌送別范宣》:“ 金陵 昔時(shí)何壯哉!,席卷英豪天下來。”
(2).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(今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)。 唐 李紳 《宿瓜州》詩:“煙昏水郭津亭晚,迴望 金陵 若動搖?!?唐 杜牧 《杜秋娘》詩序:“ 杜秋 , 金陵 女也?!?馮集梧 注:“……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?!?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北固甘羅》:“ 趙璘 《因話録》言 李勉 至 金陵 ,屢讚 招隱寺 標(biāo)致。蓋時(shí)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?!?/p>
(3). 北魏 拓跋珪 陵墓。在今 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和林格爾縣 ,故 盛樂城 西北?!段簳ぬ婕o(jì)》:“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,上諡 宣武皇帝 ,葬於 盛樂 金陵 ?!?/p>
(4).指 四川 銅陵山 。 唐 王勃 《為人與蜀城父老書》:“山分玉字,水向 金陵 ?!?蔣清翊 注引《后漢書·公孫述傳》注:“ 蜀 有 銅陵山 ?!?/p>
會府
(1).斗魁的別稱。指北斗七星中第一星至第四星?!缎绿茣ぬ煳闹疽弧罚骸岸房^之會府,陽精之所復(fù)也。”
(2).尚書省之別稱。《舊唐書·代宗紀(jì)》:“至于領(lǐng)録天下之綱,綜覈萬事之要,邦國善否,出納之由,莫不處正於會府也?!?唐 白居易 《除趙昌檢校吏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制》:“夫望優(yōu)四皓,然后能調(diào)護(hù)春闈;才冠六卿,然后能紀(jì)綱會府?!?宋 曾鞏 《相制三》:“朕飭正三省,綱理萬事,號令所出,本諸西臺,閲審駁論,屬之黃闥,推而達(dá)之,則在會府?!?/p>
(3).節(jié)度使之別稱。 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贈左仆射鄭國公嚴(yán)公武》:“四登會府地,三掌 華陽 兵?!?仇兆鰲 注:“ 唐 時(shí)巡屬諸州,以節(jié)度使為大府,亦謂之會府?!?/p>
(4).猶都會。 宋 文天祥 《建康》詩:“ 金陵 古會府,南渡舊陪京?!?/p>
南渡
亦作“南度”。1.渡水而南?!冻o·九章·哀郢》:“當(dāng) 陵陽 之焉至兮,淼南渡之焉如?!?王逸 注:“渡,一作度?!薄妒酚洝x世家》:“五年春, 晉文公 欲伐 曹 ,假道於 衛(wèi) , 衛(wèi) 人弗許。還自 河 南度,侵 曹 ,伐 衛(wèi) ?!?唐 柳宗元 《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》詩:“十一年前南渡客,四千里外北歸人?!?/p>
(2).猶南遷。 晉元帝 、 宋高宗 皆渡 長江 遷于南方建都,故史稱南渡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《宋史·孝宗紀(jì)贊》:“ 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,擇 太祖 之后而主之,乃得 孝宗 之賢,聰明英毅,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,可謂難矣哉。” 元 趙孟頫 《岳鄂王墓》詩:“南渡君臣輕社稷,中原父老望旌旗?!?郁達(dá)夫 《題閩縣陳貽衍西湖記游畫集》詩之一:“南渡江山氣不雄, 錢塘 蘇小 可憐蟲。”
陪京
(1).背向 洛陽 。陪,通“ 倍 ”?!段倪x·張衡<南都賦>》:“陪京之南,居 漢 之陽。” 李善 注:“京謂 洛陽 也。” 晉 潘岳 《閑居賦》:“陪京泝 伊 ,面郊后市?!薄稌x書·潘岳傳》作“背京”。
(2).即陪都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王中丞憶評州西湖》:“拍岸千尋水,陪京第一州,艷光落日改,明月與人留?!?宋 文天祥 《建康》詩:“山勢猶盤礴,江流已變更。 金陵 古會府,南渡舊陪京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盛京五部》:“ 章皇帝 初定 北京 , 盛京 設(shè)昂邦章京一員,及駐防官員兵丁若干,以為陪京保障,時(shí)未遑設(shè)文吏?!眳⒁姟?陪都 ”。
文天祥名句,建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