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山定被江潮涴,能為山僧更少留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》
欲放清溪自在流,忍教冰雪落沙洲。
出山定被江潮涴,能為山僧更少留。
注釋參考
出山
出山 (chūshān) 到山外去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。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(wù)或擔(dān)任某種職務(wù) 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江潮
江河下游的潮汐現(xiàn)象。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,致使水位定時漲落。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濤。 唐 劉長卿 《餞王相公出牧括州》詩:“江潮淼淼連天遠,旌旆悠悠上嶺翻?!?宋 張先 《浣溪沙》詞:“樓倚春江百尺高,煙中還未見歸橈,幾時期信似江潮?” 郁達夫 《采石磯》:“﹝他﹞心里的一種悲感,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來。”
為山
喻建立功業(yè)。 晉 陶潛 《悲從弟仲德》詩:“在數(shù)竟不免,為山不及成。”參見“ 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 ”。
蘇軾名句,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