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泊舟臨平二首》:
前窗向市下卻簾,后窗臨水開卻門。
岸頭楊柳報春動,溪底云天隨浪翻。
隔溪數(shù)間黃草屋,繞屋千竿翠瓊竹。
三老鳴鉦檥柂樓,今宵又向臨平宿。
注釋參考
三老
(1).古代掌教化之官。鄉(xiāng)、縣、郡均曾先后設(shè)置?!抖Y記·禮運(yùn)》:“故宗祝在廟,三公在朝,三老在學(xué)?!薄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叭虾澜芙栽唬骸畬④娚肀粓詧?zhí)鋭,伐無道,誅暴 秦 ,復(fù)立 楚 國之社稷,功宜為王?!薄稘h書·高帝紀(jì)》上:“舉民年五十以上,有脩行,能帥眾為善,置以為三老,鄉(xiāng)一人。擇鄉(xiāng)三老一人為縣三老,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?!薄逗鬂h書·循吏傳·王景》:“父 閎 為郡三老?!?/p>
(2).指國三老,多以致仕三公任之?!兑葜軙ご罂铩罚骸巴跄苏仝G?、三老、三吏、大夫、百執(zhí)事之人,朝於大庭。” 朱右曾 校釋:“三老,國老也。謂致仕者?!薄吨軙と辶謧餍颉罚骸跋略t尊太傅 燕公 為三老?!眳⒁姟?三老五更 ”。
(3). 東漢 赤眉農(nóng)民起義軍最高首領(lǐng)的稱號?!逗鬂h書·劉盆子傳》:“ 瑯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,眾百餘人轉(zhuǎn)入 太山 ,自號三老?!薄顿Y治通鑒·漢光武建武元年》:“諸三老、從事皆大會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赤眉諸帥最尊者號三老,次從事?!?/p>
(4).指上壽、中壽、下壽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肮坌囿?,而三老凍餒?!?杜預(yù) 注:“三老、謂上壽、中壽、下壽。皆八十已上?!?/p>
(5).道教指上元老君、中玄老君、下黃老君。《黃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脾部》:“注念三老子輕翔?!?梁丘子 注:“三老謂元老、玄老、黃老之君也。”
(6).柁工。 唐 杜甫 《撥悶》詩:“長年三老遙憐汝,捩舵開頭捷有神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蔡 注:‘峽中以篙師為長年,舵工為三老?!?邵 注:‘三老,捩船者,長年,開頭者。’” 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五:“問何謂長年三老,云梢工是也。” 清 沉受宏 《九龍灘》詩:“長索條分眾攬舟,獨把操篙付三老?!?/p>
(7).稱三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。所指不一。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名臣下·三老》謂 文彥博 、 張方平 、 范鎮(zhèn) 為國之三老, 傅堯俞 、 范純?nèi)?、 劉摯 為 和州 三老?!对贰埖螺x傳》:“﹝ 張德輝 ﹞與 元裕 、 李冶 游 封龍山 ,時人號為‘龍山三老’云?!薄睹魇贰の脑穫魉摹ぬ茣r升》:“﹝ 唐時升 ﹞與里人 婁堅 、 程嘉燧 并稱曰‘練川三老’?!?/p>
(8).泛指有聲望的老人。 清 趙翼 《謁補(bǔ)山制府奉呈》詩:“望高已共尊三老,才大疑兼用五官。” 清 金和 《圍城紀(jì)事六吟·警奸》:“往往當(dāng)路橫要遮,道旁三老私嘆嗟?!?/p>
鳴鉦
敲擊鉦、鐃或鑼。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號。 明 沉璟 《義俠記·奇功》:“聽鳴鉦,解奸徒向 高唐 遠(yuǎn)行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今人開舡鳴鉦,未知起于何時?!绷討颉秾O安動本》第一場:“當(dāng)朝首相,鳴鉦開道旌旗揚(yáng),前護(hù)后擁朝堂上,滿朝文武俱景仰。”
柂樓
(1).大船后艙的樓。 唐 杜甫 《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》詩之二:“翻疑柂樓底,晚飯 越 中行?!睎?,一本作“ 柁 ”。 唐 白居易 《鹽商婦》詩:“飽食濃粧倚柂樓,兩朵紅顋花欲綻?!?宋 張孝祥 《多麗》詞:“柂樓晚,清商哀怨,還聽隔船謳。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(jié):“凡是大船都為富商所有,他們以船為家,居?xùn)獦窍?,奏樂歌舞,使喚婢仆,生活非常安適?!?/p>
(2).引申為大船。 宋 葉適 《送林孔英》詩:“雪山峨峨大 江 滿,柂樓過之清又清?!?/p>
今宵
今夜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走筆戲書應(yīng)令》詩:“今宵花燭淚,非是夜迎人?!?唐 雍陶 《宿嘉陵驛》詩:“今宵難作 刀州 夢,月色江聲共一樓?!?/p>
楊萬里名句,泊舟臨平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