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晚涼散策二首》:
飯余浴罷趁涼行,偶憩池頭最小亭。
醉倚胡床便成睡,夢聞荷氣忽然醒。
注釋參考
趁涼
見“ 趁涼 ”。
亦作“ 趁涼 ”。亦作“趂涼”。1.熱天在涼快透風的地方休息,以求涼意。 唐 白居易 《晚庭逐涼》詩:“趁涼行繞竹,引睡臥看書。” 明 唐寅 《題畫》詩之二:“長夏山邨詩興幽,趂涼多在碧泉頭?!?/p>
(2).趁涼爽之時。 宋 陸游 《秋后一日風雨》詩:“趁涼謀社酒,乘潤理園蔬?!薄端疂G傳》第十六回:“次日天色未明,眾人起來,都要趁涼起身去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農(nóng)桑經(jīng)·農(nóng)經(jīng)·治茅》:“麥后耕之最妙。是時天熱,宜早晚趁涼。”
池頭
猶池邊。 宋 楊萬里 《晚涼散策》詩:“飯餘浴罷趁涼行,偶憩池頭最小亭?!薄对偕墶返诹兀骸昂镁盁o邊真美麗,上了那,長橋一道出池頭。”
楊萬里名句,晚涼散策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